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微电网及其控制技术 | 第9-16页 |
1.2.1 微电网的概念 | 第9-11页 |
1.2.2 微电网的控制方式 | 第11-14页 |
1.2.3 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所做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逆变器的建模及其控制 | 第18-34页 |
2.1 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18-26页 |
2.1.1 单相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1.2 逆变器调制技术 | 第19-21页 |
2.1.3 逆变器中滤波器的参数选择 | 第21-22页 |
2.1.4 逆变器并联时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2.1.5 相位和幅值对并联系统环流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 逆变器的控制方式 | 第26-31页 |
2.2.1 逆变器闭环控制 | 第26-28页 |
2.2.2 双闭环控制的分类和各自特点 | 第28-29页 |
2.2.3 控制器的种类和各自特点 | 第29-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功率下垂控制的分析 | 第34-46页 |
3.1 微电网环境中的功率下垂 | 第34-41页 |
3.1.1 逆变器并联时的功率传输特性 | 第34-37页 |
3.1.2 阻性条件下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 第37-39页 |
3.1.3 等效输出阻抗差异对均流特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 并联系统综合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四章 等效输出阻抗分析 | 第46-54页 |
4.1 逆变器多环控制结构 | 第46-47页 |
4.2 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 | 第47-52页 |
4.2.1 虚拟复阻抗的形式 | 第47-48页 |
4.2.2 虚拟复阻抗参数对等效输出阻抗的影响 | 第48-50页 |
4.2.3 准谐振控制器参数对等效输出阻抗的影响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仿真研究 | 第54-66页 |
5.1 仿真研究 | 第54-63页 |
5.1.1 改进型阻性控制方程的特性 | 第54-57页 |
5.1.2 并联系统冗余性验证 | 第57-59页 |
5.1.3 并联系统鲁棒性检验 | 第59-60页 |
5.1.4 准谐振控制器的跟踪性能 | 第60-63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