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Summary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休闲农业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外休闲农业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内休闲农业综述 | 第15-16页 |
(三)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评述 | 第16-18页 |
三、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9页 |
五、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1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休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 第21-29页 |
一、休闲农业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一)休闲农业的内涵 | 第21页 |
(二)休闲农业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二、休闲农业相关基础理论 | 第22-24页 |
(一)产业一体化理论 | 第22页 |
(二)体验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3页 |
(四)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三、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实践 | 第24-29页 |
(一)国外休闲农业发展实践 | 第24-26页 |
(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实践 | 第26-27页 |
(三)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实践总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第29-37页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第29页 |
二、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优势分析 | 第29-33页 |
(一)自然资源发展优势 | 第29页 |
(二)经济发展优势 | 第29-30页 |
(三)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 第30-31页 |
(四)农业发展优势 | 第31-32页 |
(五)旅游业发展优势 | 第32-33页 |
三、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第33-37页 |
(一)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二)兰州市休闲农业空间结构布局 | 第34页 |
(三)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类型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兰州市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37-48页 |
一、兰州市休闲农业调查问卷概况 | 第37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7页 |
(二)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 第37页 |
二、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37-48页 |
(一)消费者基本特征 | 第37-39页 |
(二)消费者行为动机分析 | 第39-40页 |
(三)消费者认知行为分析 | 第40-41页 |
(四)消费者决策行为分析 | 第41-45页 |
(五)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 第48-6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48页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8-49页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构建 | 第49-50页 |
(一)建立评价因素论域 | 第49-50页 |
(二)建立评价等级论域 | 第50页 |
四、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权重集建立 | 第50-53页 |
(一)建立判别矩阵 | 第50-52页 |
(二)各因素权重确定 | 第52-53页 |
五、兰州市休闲农业整体发展综合评价 | 第53-54页 |
六、兰州市各县区休闲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 第54-61页 |
(一)兰州市各县区休闲农业发展评价 | 第54-59页 |
(二)结果 | 第59-60页 |
(三)分析 | 第60-61页 |
七、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第61-64页 |
(一)产品缺乏创新,发展模式雷同 | 第61页 |
(二)活动参与度低,且“农味”不足 | 第61-62页 |
(三)民俗文化缺失,发展内涵单调 | 第62页 |
(四)营销力度不够,品牌尚未形成 | 第62页 |
(五)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 第62-64页 |
第六章 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 第64-68页 |
一、科学考察规划,因地制宜开发 | 第64页 |
二、坚持以“农”为本,彰显三农特质 | 第64-65页 |
三、挖掘农业文化,提升品质内涵 | 第65页 |
四、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加强核心品牌建设 | 第65-66页 |
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合理制定法律规范 | 第66页 |
六、提升队伍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个人简介 | 第72-73页 |
导师简介 | 第73-75页 |
附录 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