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1.1 有利于发挥标准创新的支撑作用 | 第8页 |
1.1.2 有利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 第8页 |
1.1.3 有利于助推企业提升竞争力 | 第8-9页 |
1.1.4 有利于标准服务业集约资源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 第9页 |
1.2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2.1 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17页 |
2.1.1 商业模式的定义 | 第12-15页 |
2.1.2 商业模式的分类 | 第15页 |
2.1.3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 | 第15-16页 |
2.1.4 商业模式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综述 | 第17-21页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2 商业模式创新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3 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 第19-21页 |
2.3 标准相关的概念 | 第21-22页 |
2.4 选题的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3 国内外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3-29页 |
3.1 国内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现状 | 第23-24页 |
3.1.1 标准出版企业为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 | 第23页 |
3.1.2 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企业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 | 第23-24页 |
3.1.3 以网络专业平台运营为驱动的创新商业运作模式 | 第24页 |
3.1.4 标准化院所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 | 第24页 |
3.2 国外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现状 | 第24-26页 |
3.3 国内外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典型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3.4 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存在的弊端 | 第27-29页 |
3.4.1 资源重复建设严重,共享程度低 | 第27页 |
3.4.2 标准资源深层次加工缺乏 | 第27-28页 |
3.4.3 标准资源服务方式单一、封闭 | 第28-29页 |
4 数字标准信息服务企业商业模式构成体系 | 第29-33页 |
4.1 商业模式构成的不同层面 | 第29页 |
4.2 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的设计原则及基本框架 | 第29-30页 |
4.3“348”商业模式构成体系构架 | 第30-33页 |
4.3.1 联系界面 | 第30页 |
4.3.2 构成单元 | 第30-31页 |
4.3.3 组成因素 | 第31-33页 |
5“348”商业模式在Z研究院数字标准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创新 | 第33-40页 |
5.1 案例单位介绍 | 第33-34页 |
5.2 Z研究院在数字标准信息服务“348”商业模式中的实践与创新 | 第34-40页 |
5.2.1 目标顾客 | 第34-35页 |
5.2.2 产品服务 | 第35-36页 |
5.2.3 业务分类 | 第36-37页 |
5.2.4 团队配置 | 第37页 |
5.2.5 渠道合作 | 第37页 |
5.2.6 营销模式 | 第37-38页 |
5.2.7 收入模式 | 第38-39页 |
5.2.8 成本管理 | 第39-40页 |
6 结束语 | 第40-4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