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1-25页 |
1.1 室内苯污染及室内生态环境概况 | 第11-15页 |
1.1.1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室内苯污染特性 | 第12页 |
1.1.3 室内苯污染治理措施 | 第12-14页 |
1.1.4 室内生态环境概念与内涵 | 第14页 |
1.1.5 室内植物在室内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1.2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1.2.1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机理机制 | 第16-18页 |
1.2.2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净化能力研究 | 第18-20页 |
1.2.3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耐胁迫能力研究 | 第20-21页 |
1.2.4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修复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 | 第21-22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净化能力研究 | 第25-40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第25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3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2.1.4 测定方法 | 第26页 |
2.1.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2.2.1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净化率分析 | 第26-31页 |
2.2.2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单位面积净化量分析 | 第31-36页 |
2.3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净化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2.4 小结 | 第37-40页 |
第3章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耐胁迫能力研究 | 第40-62页 |
3.1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症状学研究 | 第40-42页 |
3.1.1 实验设计 | 第40页 |
3.1.2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症状学分级 | 第40页 |
3.1.3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症状学分析 | 第40-42页 |
3.2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理生化研究 | 第42-58页 |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3.2.2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理生化分析 | 第43-58页 |
3.3 小结 | 第58-62页 |
第4章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 | 第62-70页 |
4.1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配置模型 | 第62-67页 |
4.1.1 金边虎尾兰的配置模型 | 第63-64页 |
4.1.2 白鹤芋的配置模型 | 第64-65页 |
4.1.3 长寿花的配置模型 | 第65-66页 |
4.1.4 芦荟的配置模型 | 第66-67页 |
4.2 净化修复室内苯污染的植物配置模拟 | 第67-68页 |
4.3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配置模式 | 第68-70页 |
4.3.1 重污染生态净化模式 | 第68-69页 |
4.3.2 中污染生态保健模式 | 第69页 |
4.3.3 轻污染生态观赏模式 | 第69-7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