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卫生填埋技术 | 第16-17页 |
1.2.2 填埋场防渗技术 | 第17-19页 |
1.2.3 污染物迁移与转化 | 第19-20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粘土固化注浆帷幕对渗滤液的抗渗性能研究 | 第24-42页 |
2.1 粘土与粘土固化浆液 | 第24-26页 |
2.2 粘土固化浆液结石体对渗滤液的抗渗试验 | 第26-33页 |
2.2.1 试验目的 | 第26-27页 |
2.2.2 试验材料 | 第27-29页 |
2.2.3 试验装置 | 第29-30页 |
2.2.4 渗透试验程序 | 第30-33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41页 |
2.3.1 配比对结石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2 帷幕对渗滤液的阻渗效果 | 第35-38页 |
2.3.3 渗滤液浓度对结石体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4 pH值对结石体抗渗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粘土固化注浆帷幕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2-67页 |
3.1 吸附理论基础 | 第42-46页 |
3.1.1 吸附作用 | 第42-43页 |
3.1.2 吸附模式 | 第43-46页 |
3.1.3 吸附试验 | 第46页 |
3.2 试验部分 | 第46-50页 |
3.2.1 试样制备及其表征 | 第47-48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48-49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3.2.4 试验结果 | 第49-50页 |
3.3 结石体对pb~(2+),Cd~(2+)的吸附研究 | 第50-62页 |
3.3.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50-51页 |
3.3.2 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4 吸附剂配比对吸附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5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6 初始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7 盐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8 共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 第57-59页 |
3.3.9 等温吸附及模型解释 | 第59-62页 |
3.4 结石体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 第62-66页 |
3.4.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62页 |
3.4.2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62-64页 |
3.4.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64-65页 |
3.4.4 配比对吸附的影响 | 第65页 |
3.4.5 等温吸附及模型解释 | 第65-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污染物在粘土固化注浆帷幕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 第67-79页 |
4.1 污染物在帷幕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分析 | 第67-72页 |
4.1.1 污染物的迁移 | 第68-70页 |
4.1.2 污染物的吸附与交换 | 第70-71页 |
4.1.3 污染物的转化 | 第71-72页 |
4.2 Hg~(2+),pb~(2+)在帷幕中迁移速度比较 | 第72-74页 |
4.3 pb~(2+),Cd~(2+)在结石体中的浓度分布 | 第74-75页 |
4.4 pb~(2+),Cd~(2+)在结石体中的赋存状态 | 第75-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渗滤液在粘土固化注浆帷幕中的水动力模型 | 第79-111页 |
5.1 模型建立的概化条件及基本思想 | 第79-81页 |
5.2 地下水渗流基本方程 | 第81-93页 |
5.2.1 基本假设 | 第81页 |
5.2.2 地下水渗流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81-88页 |
5.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88-89页 |
5.2.4 地下水渗流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89-93页 |
5.3 污染物迁移基本方程 | 第93-100页 |
5.3.1 污染物迁移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94-96页 |
5.3.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96-98页 |
5.3.3 污染物迁移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98-100页 |
5.4 污染物在帷幕中的水动力简化模型与求解 | 第100-107页 |
5.4.1 数学模型 | 第100-102页 |
5.4.2 模型求解与计算程序 | 第102-105页 |
5.4.3 模型功能设计及参数确定 | 第105-107页 |
5.5 模拟计算及成果分析 | 第107-110页 |
5.5.1 不同结构帷幕渗漏量预测 | 第107页 |
5.5.2 不同结构帷幕中污染物迁移模拟计算 | 第107-109页 |
5.5.3 工程效应模拟计算 | 第109-11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粘土固化注浆帷幕的环境效应评价 | 第111-123页 |
6.1 基于防渗作用的环境效应 | 第111-115页 |
6.1.1 帷幕结构对渗漏量的控制 | 第111-112页 |
6.1.2 渗流对帷幕结构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6.2 基于净化作用的环境效应 | 第115-120页 |
6.2.1 帷幕的净化作用 | 第115页 |
6.2.2 帷幕吸附工作过程 | 第115-118页 |
6.2.3 帷幕厚度对污染物迁移的迟滞效应 | 第118-120页 |
6.3 帷幕耐久性评价 | 第120-12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七章 粘土固化注浆帷幕在填埋场工程中的应用 | 第123-135页 |
7.1 南昌市麦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 第123-129页 |
7.1.1 工程概况 | 第123-124页 |
7.1.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24页 |
7.1.3 场区渗透性分析 | 第124-126页 |
7.1.4 粘土固化注浆帷幕设计 | 第126-127页 |
7.1.5 注浆帷幕防渗效果评价 | 第127-129页 |
7.1.6 工程技术经济评估 | 第129页 |
7.2 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 | 第129-134页 |
7.2.1 工程概况 | 第129-130页 |
7.2.2 防渗帷幕的设计与施工 | 第130-131页 |
7.2.3 截污坝防渗效果及处理方案 | 第131-134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5-138页 |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47-148页 |
一、 参加的主要研究项目 | 第147页 |
二、 公开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