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PBL模式的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时代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1-12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核心概念界定第13-17页
        1.4.1 3D打印第13-14页
        1.4.2 职业教育第14页
        1.4.3 PBL教学模式第14-15页
        1.4.4 课堂教学设计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现状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相关文献分析第17-18页
    2.2 实践现状第18-19页
        2.2.1 国外实践现状第18-19页
        2.2.2 国内实践现状第19页
    2.3 理论基础第19-25页
        2.3.1 基于项目学习的理论第19-20页
        2.3.2 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第20-23页
        2.3.3 经验之塔理论第23-24页
        2.3.4 理论与实践相一体化的学习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PBL模式的 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第25-31页
    3.1 PBL模式的课程模型第25-28页
    3.2 PBL模式的 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框架第28-31页
        3.2.1 PBL模式的 3D打印课程教学第28页
        3.2.2 PBL模式的 3D打印课程教学构成要素第28-29页
        3.2.3 PBL模式的 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流程第29-31页
第4章 PBL模式的 3D打印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第31-40页
    4.1 教学任务第31页
    4.2 设计项目第31-37页
    4.3 制定计划第37页
    4.4 活动探究第37-38页
    4.5 作品设计第38页
    4.6 成果交流第38-39页
    4.7 效果评价第39页
    4.8 知识建构与强化记忆第39页
    4.9 总结第39-40页
第5章 PBL模式课程实践的调查与分析第40-50页
    5.1 调查对象与调查目的第40页
    5.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0-50页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6.1 研究成果第50页
    6.2 研究不足第50-51页
    6.3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1 项目时间安排表第55-56页
附录2 组员分工表第56-57页
附录3 作品设计图第57-58页
附录4 基于计算机和 3D打印认知水平的调查第58-60页
附录5 PBL模式的 3D打印课程调查问卷第60-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趋化因子CX3CL1在小鼠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