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本中安全的实证分析
| 中文提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法律上安全之概述 | 第11-25页 |
| 一、关于安全的学理界定 | 第11-16页 |
| (一)安全的指涉范围 | 第11-12页 |
| (二)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 第12-14页 |
| (三)安全的属性及其功能 | 第14-15页 |
| (四)保障安全的手段 | 第15-16页 |
| 二、安全的动态发展 | 第16-19页 |
| (一)传统社会之下的安全 | 第16-17页 |
| (二)现代社会之下的安全 | 第17-18页 |
| (三)风险社会之下的安全 | 第18-19页 |
| 三、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下的不同安全观 | 第19-21页 |
| (一)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安全观的冲突 | 第19-20页 |
| (二)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安全观的协调 | 第20-21页 |
| 四、法律与安全的关系定位 | 第21-25页 |
| (一)规范层面的安全定位 | 第21-23页 |
| (二)实证层面的安全定位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法律文本中的安全表述 | 第25-34页 |
| 一、作为法律目的的安全 | 第25-30页 |
| (一)国家安全 | 第25-27页 |
| (二)公共安全 | 第27-29页 |
| (三)个人安全 | 第29-30页 |
| 二、作为法律价值的安全 | 第30-32页 |
| 三、作为法律标准的安全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法律状态下安全的保障与实现 | 第34-42页 |
| 一、政治领域安全的保障与实现 | 第34-35页 |
| 二、经济领域安全的保障与实现 | 第35-37页 |
| 三、社会生活领域安全的保障与实现 | 第37-39页 |
| 四、国际社会领域安全的保障与实现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现代法律制度中安全与权利的冲突及协调发展 | 第42-51页 |
| 一、安全与权利的冲突 | 第42-47页 |
| (一)个人权利的新诠释 | 第43-44页 |
| (二)法律社会化运动的再拓展 | 第44-46页 |
| (三)社会责任的建构 | 第46-47页 |
| 二、安全与权利的协调发展 | 第47-51页 |
| (一)安全对权利限制的边界 | 第47-48页 |
| (二)安全与权利的协调 | 第48-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