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4页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我国的大气污染及治理 | 第17-28页 |
2.1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 第17-21页 |
2.2 我国大气污染的成因 | 第21-24页 |
2.2.1 外部不经济导致环境资源配置失灵 | 第22页 |
2.2.2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2.2.3 煤炭生产工序不环保,浪费现象严重 | 第23-24页 |
2.2.4 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增多 | 第24页 |
2.3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现有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2.3.1 法律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2.3.2 行政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2.3.3 经济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3章 大气污染经济损失核算——以河北省为例 | 第28-34页 |
3.1 核算方法 | 第28-29页 |
3.2 人体健康损失核算 | 第29-30页 |
3.3 农作物损失核算 | 第30-31页 |
3.4 畜牧产品损失核算 | 第31-32页 |
3.5 腐蚀损失核算 | 第32页 |
3.6 清洗费用损失核算 | 第32-33页 |
3.7 森林损失核算 | 第33-34页 |
第4章 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 | 第34-44页 |
4.1 国外典型大气污染事件 | 第34-35页 |
4.1.1 伦敦烟雾事件及成因 | 第34页 |
4.1.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成因 | 第34-35页 |
4.2 国外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 第35-38页 |
4.2.1 伦敦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 第35-36页 |
4.2.2 洛杉矶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 第36-38页 |
4.3 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 | 第38-40页 |
4.3.1 伦敦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 第38-40页 |
4.3.2 洛杉矶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 第40页 |
4.4 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经验 | 第40-44页 |
4.4.1 完善法律法规 | 第41页 |
4.4.2 坚持依法执政,重视公众参与 | 第41-42页 |
4.4.3 引入市场机制 | 第42页 |
4.4.4 提高技术水平 | 第42-44页 |
第5章 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4-51页 |
5.1 经济手段 | 第44-46页 |
5.1.1 灵活运用税收——津贴措施 | 第44-45页 |
5.1.2 积极发展排放交易市场 | 第45页 |
5.1.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及环保产业 | 第45-46页 |
5.1.4 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第46页 |
5.2 法律手段 | 第46-47页 |
5.2.1 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体系 | 第46-47页 |
5.2.2 设置区域性排放标准,控制排放水平 | 第47页 |
5.3 行政手段 | 第47-49页 |
5.3.1 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 第47-48页 |
5.3.2 完善环境质量监测,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 第48页 |
5.3.3 多方举措,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 第48-49页 |
5.3.4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 第49页 |
5.3.5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用量 | 第49页 |
5.4 技术手段 | 第49-51页 |
5.4.1 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引进 | 第49-50页 |
5.4.2 搭建技术共享平台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