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分析与检验论文

铁精粉还原反应动力学及氧化铁对煤灰熔融性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3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本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31页
    2.1 非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现状第13-15页
        2.1.1 直接还原法第13-14页
        2.1.2 熔融还原法第14-15页
    2.2 气化技术进展第15-17页
        2.2.1 固定床气化技术第15-16页
        2.2.2 气流床气化技术第16-17页
    2.3 铁矿石还原反应动力学第17-24页
        2.3.1 固体碳直接还原第17-18页
        2.3.2 气体还原动力学第18-21页
        2.3.3 国内外研究成果第21-24页
    2.4 熔渣熔融性第24-30页
        2.4.1 灰渣的来源与形成第24-25页
        2.4.2 熔渣粘度第25-28页
        2.4.3 熔渣结晶影响因素第28-30页
    2.5 文献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铁精粉还原反应规律研究第31-52页
    3.1 试验样品与实验装置第31-34页
        3.1.1 实验样品第31-33页
        3.1.2 实验装置第33-34页
        3.1.3 扫描电镜与能谱(SEM/EDS)第34页
    3.2 热台实验结果第34-38页
        3.2.1 高温热台显微镜观测还原反应第34-36页
        3.2.2 拉曼光谱实验第36-37页
        3.2.3 扫描电镜观测第37-38页
    3.3 铁精粉还原动力学第38-48页
        3.3.1 消除外扩散的影响第39-40页
        3.3.2 消除内扩散影响第40-42页
        3.3.3 还原反应本征动力学第42-48页
    3.4 展望与讨论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氧化铁对煤灰熔融性影响研究第52-61页
    4.1 实验原料以及实验装置第52-54页
        4.1.1 灰样的制备第52页
        4.1.2 样品特性测试第52-53页
        4.1.3 实验流程第53-54页
    4.2 氧化铁对煤灰熔融性影响第54-59页
        4.2.1 HTSM观察结晶过程第54-56页
        4.2.2 晶体微观形态与元素组成份析第56-57页
        4.2.3 晶相组成第57-58页
        4.2.4 热力学模拟结果第58-59页
    4.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其展望第61-63页
    5.1 本文总结第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致谢第69-70页
研究生期间论文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黄调节AQP2效应与其改善微炎症状态(热瘀)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岩质边坡稳定性有限元综合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