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岔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1.2.1 三岔河流域相关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2.2 水质评价研究 | 第10-13页 |
1.2.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3 几种水质评价方法概述 | 第12-13页 |
1.2.3 水质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三岔河流域概况 | 第16-21页 |
2.1 基本概况 | 第16-17页 |
2.2 地质、地貌与水文特征 | 第17-18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2.3.1 社会基本概况 | 第18页 |
2.3.2 工业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2.3.3 农业经济概况 | 第19页 |
2.4 生态现状 | 第19-20页 |
2.5 水体污染现状 | 第20页 |
2.6 相关的治理情况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三岔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第21-32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3.1.1 采样布点 | 第21页 |
3.1.2 水质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3.2 水质概况 | 第22-23页 |
3.3 水质季节变化 | 第23-25页 |
3.4 水质空间分布 | 第25-30页 |
3.4.1 聚类分析 | 第25-27页 |
3.4.2 干流空间分布 | 第27-28页 |
3.4.3 支流空间分布 | 第28-30页 |
3.5 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3.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三岔河流域水质评价分析 | 第32-51页 |
4.1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 第32-34页 |
4.1.1 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4.1.2 评价结果 | 第33-34页 |
4.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 第34-39页 |
4.2.1 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4.2.2 评价结果 | 第35-39页 |
4.3 改良模糊标识指数法 | 第39-46页 |
4.3.1 评价方法 | 第39-42页 |
4.3.1.1 X1.X2的确定 | 第40-42页 |
4.3.1.2 X3的确定 | 第42页 |
4.3.1.3 X4的确定 | 第42页 |
4.3.2 评价结果 | 第42-46页 |
4.4 综合比较分析 | 第46-49页 |
4.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三岔河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9页 |
5.1 自然因素 | 第51-54页 |
5.1.1 降水量 | 第51页 |
5.1.2 土地利用 | 第51-54页 |
5.2 人为因素 | 第54-58页 |
5.2.1 人口 | 第54-55页 |
5.2.2 产业结构 | 第55-57页 |
5.2.3 工业污染 | 第57页 |
5.2.4 其他污染源 | 第57-58页 |
5.3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