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牵引供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铁路供电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2.3 铁路供电信息化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牵引供电信息管理系统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19-20页 |
2 铁路牵引供电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25页 |
2.1 用户分析 | 第20页 |
2.1.1 路局级用户 | 第20页 |
2.1.2 段级用户 | 第20页 |
2.1.3 车间、班组级用户 | 第20页 |
2.2 业务需求 | 第20-22页 |
2.2.1 电子台账管理 | 第20页 |
2.2.2 6C数据分析管理 | 第20页 |
2.2.3 可视化设备管理 | 第20-21页 |
2.2.4 移动端建设 | 第21页 |
2.2.5 基础信息管理 | 第21页 |
2.2.6 检修管理 | 第21-22页 |
2.2.7 数据管理 | 第22页 |
2.2.8 问题库管理 | 第22页 |
2.2.9 图纸设备管理 | 第22页 |
2.3 网络需求 | 第22-23页 |
2.4 数据需求 | 第23页 |
2.5 性能需求 | 第23页 |
2.6 安全性需求 | 第23-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牵引供电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方案 | 第25-31页 |
3.1 系统架构 | 第25-29页 |
3.1.1 总体架构 | 第26-27页 |
3.1.2 逻辑架构 | 第27页 |
3.1.3 业务应用架构 | 第27-28页 |
3.1.4 网络架构 | 第28-29页 |
3.1.5 物理结构 | 第29页 |
3.2 建设原则 | 第29-30页 |
3.3 系统和数据安全性设计 | 第30页 |
3.3.1 用户密码保护及权限设置 | 第30页 |
3.3.2 数据安全设计及“假删”保护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牵引供电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1-53页 |
4.1 面向牵引供电管理的电子台账构建技术 | 第31-32页 |
4.1.1 关键技术 | 第31页 |
4.1.2 功能实现 | 第31-32页 |
4.2 面向 6C数据分析的图像对比技术 | 第32-34页 |
4.2.1 关键技术 | 第32-33页 |
4.2.2 功能实现 | 第33-34页 |
4.3 面向设备管理的GIS地图构建技术 | 第34-35页 |
4.3.1 关键技术 | 第34-35页 |
4.3.2 功能实现 | 第35页 |
4.4 基于android的移动数据查询技术 | 第35-36页 |
4.4.1 关键技术 | 第35-36页 |
4.4.2 功能实现 | 第36页 |
4.5 信息系统基础管理功能实现 | 第36-48页 |
4.5.1 基础数据管理 | 第36-38页 |
4.5.2 设备检修计划管理 | 第38-45页 |
4.5.3 检修作业管理 | 第45-46页 |
4.5.4 问题库管理 | 第46-48页 |
4.5.5 供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 第48页 |
4.5.6 基于CAD图纸管理的设备管理 | 第48页 |
4.6 系统测试 | 第48-52页 |
4.6.1 电子台账管理 | 第48-49页 |
4.6.2 作业计划管理 | 第49页 |
4.6.3 检修作业管理 | 第49-51页 |
4.6.4 问题库管理 | 第51页 |
4.6.5 基于CAD图纸管理的设备管理 | 第51-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结论与前景展望 | 第53-55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53页 |
5.2 前景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件 | 第57-58页 |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第58-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