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唐王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前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3.1 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2 山东省全新世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第四纪地质背景 | 第16-21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18页 |
2.2 区域第四纪地质背景概况 | 第18-21页 |
第3章: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1-30页 |
3.1 剖面位置及岩性 | 第21-24页 |
3.1.1 剖面地理位置 | 第21-23页 |
3.1.2 剖面岩性特征 | 第23-24页 |
3.2 样品采集 | 第24-26页 |
3.3 剖面年代序列 | 第26-28页 |
3.4 样品测试与分析 | 第28-30页 |
3.4.1 粒度分析 | 第28页 |
3.4.2 磁化率分析 | 第28页 |
3.4.3 色度分析 | 第28页 |
3.4.4 碳酸盐分析 | 第28-30页 |
第4章: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 | 第30-53页 |
4.1 沉积物粒度指示的环境变化 | 第30-39页 |
4.1.1 沉积物粒度的环境意义 | 第30页 |
4.1.2 粒度测试的结果的分析 | 第30-35页 |
4.1.3 频率曲线变化 | 第35-37页 |
4.1.4 概率累积曲线 | 第37-38页 |
4.1.5 剖面粒度特征反应的环境变化 | 第38-39页 |
4.2 沉积物磁化率指示的环境变化 | 第39-41页 |
4.3 沉积物色度和碳酸盐指示的环境变化 | 第41-45页 |
4.4 判别公式 | 第45-46页 |
4.5 古气候重建 | 第46-51页 |
4.6 气候突变事件 | 第51-53页 |
第5章:山东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区域对比 | 第53-57页 |
第6章: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