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射箭的文化特色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8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对中国古代弓箭文化的研究 | 第12-14页 |
2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及文化背景的研究 | 第14-16页 |
3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文化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2 古汉语考释法 | 第18页 |
3 归纳法 | 第18页 |
4 定性分析法 | 第18-19页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9-54页 |
(一)家族传承成为射箭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19-29页 |
1 家族式传承的具体表现 | 第20-24页 |
2 家族式传承出现的必然性 | 第24-28页 |
3 小结 | 第28-29页 |
(二)女子射箭活动的兴起 | 第29-36页 |
1 女子射箭活动的发展情况 | 第29-32页 |
2 女子射箭活动的发展特点 | 第32-34页 |
3 女子射箭活动出现的历史原因 | 第34-36页 |
4 小结 | 第36页 |
(三)军旅射箭和娱乐射箭并行不悖 | 第36-48页 |
1 南北朝射箭分流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第36-37页 |
2 军旅射箭的发展 | 第37-40页 |
3 娱乐射箭的发展 | 第40-43页 |
4 军旅射箭和娱乐射箭的协调发展 | 第43-47页 |
5 小结 | 第47-48页 |
(五)射箭文化的多元交流 | 第48-54页 |
1 各民族间产生文化交流的客观因素 | 第49-50页 |
2 射箭文化交流的形式与渠道 | 第50-53页 |
3 小结 | 第53-54页 |
四、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五、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六、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8-59页 |
七、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