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5页 |
1.2.1 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声学参量阵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于MATLAB和ANSYS软件对圆形活塞换能器性能的研究 | 第16-3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基于M ATLAB软件对圆形活塞换能器的研究 | 第16-24页 |
2.2.1 引言圆形活塞换能器的声压分布 | 第16-22页 |
2.2.2 圆形活塞换能器辐射声场的指向性 | 第22-24页 |
2.3 基于ANS YS有限元软件对圆形活塞换能器的研究 | 第24-36页 |
2.3.1 圆形活塞换能器模型介绍 | 第24-25页 |
2.3.2 构件有限元模型 | 第25-26页 |
2.3.3 定义单元类型 | 第26-28页 |
2.3.4 定义材料属性 | 第28页 |
2.3.5 网格的划分 | 第28-29页 |
2.3.6 加载与求解 | 第29-30页 |
2.3.7 数值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远距离声激励对混凝土表面裂缝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第37-63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ANS YS有限元软件模拟声学换能器可行性分析 | 第37-43页 |
3.2.1 ANSYS软件结果处理 | 第37-39页 |
3.2.2 ANSYS软件结果处理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 | 第39-43页 |
3.2.3 对比结果分析 | 第43页 |
3.3 混凝土表面裂缝可测性研究 | 第43-62页 |
3.3.1 检测原理介绍 | 第43-44页 |
3.3.2 远距离高指向声激励的模拟 | 第44-46页 |
3.3.3 有限元分析类型选择 | 第46-50页 |
3.3.4 混凝土模型构建 | 第50-51页 |
3.3.5 混凝土表面裂缝可测性 | 第51-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远距离声激励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影响因素研究 | 第63-71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不同裂缝深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 不同裂缝宽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4.4 不同构件长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4.5 不同构件厚度的影响 | 第67页 |
4.6 考虑实际环境噪音的影响 | 第67-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A 不同裂缝深度模型表面质点振动幅值曲线 | 第77-81页 |
附录B 不同裂缝宽度模型的裂缝尖端振幅随裂缝深度变化曲线 | 第81-83页 |
附录C 不同构件长度模型的裂缝尖端振幅随裂缝深度变化曲线 | 第83-88页 |
附录D 不同构件厚度模型的裂缝尖端振幅随裂缝深度变化曲线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