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1.1 癌症现状 | 第15-16页 |
1.2 甲氨蝶呤缓释制剂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6-31页 |
1.2.1 甲氨蝶呤 | 第16-17页 |
1.2.2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 | 第17-20页 |
1.2.3 甲氨蝶呤微球缓释制剂 | 第20-22页 |
1.2.4 甲氨蝶呤脂质体缓释制剂 | 第22-24页 |
1.2.5 聚合物制剂 | 第24-30页 |
1.2.5.1 人血清白蛋白聚合物(HSA) | 第24-26页 |
1.2.5.2 其他聚合物 | 第26-30页 |
1.2.6 小结 | 第30-31页 |
1.3 热熔融挤出法 | 第31-32页 |
1.3.1 小结 | 第32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放度的研究 | 第34-44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第34-35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35-37页 |
2.3.1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的制备 | 第35页 |
2.3.2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载药量检测 | 第35-36页 |
2.3.3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体外降解 | 第36页 |
2.3.4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体外释放 | 第36-37页 |
2.3.5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体内释放 | 第37页 |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7页 |
2.5 实验结果 | 第37-42页 |
2.5.1 植入剂制备及含药量检测 | 第37-39页 |
2.5.2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体外降解 | 第39页 |
2.5.3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体外释放 | 第39-40页 |
2.5.4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体内释放 | 第40-42页 |
2.6 讨论 | 第42-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延迟小鼠肉瘤复发的研究 | 第44-53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第44-45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45-47页 |
3.3.1 细胞培养 | 第45-46页 |
3.3.2 建立肿瘤复发模型 | 第46页 |
3.3.3 分组给药及参数评估 | 第46-47页 |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47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3.6 讨论 | 第50-5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甲氨蝶呤缓释植入剂对S180肉瘤小鼠的药效学研究 | 第53-62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材料和实验动物 | 第53页 |
4.3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4.3.1 小鼠肉瘤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4.3.2 分组给药及参数评估 | 第53-54页 |
4.3.3 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54页 |
4.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54-55页 |
4.5 实验结果 | 第55-60页 |
4.5.1 抗肿瘤实验结果 | 第55页 |
4.5.2 生存期研究结果 | 第55-58页 |
4.5.3 肿瘤组织染色 | 第58-60页 |
4.6 讨论 | 第60-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