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23页 |
第一节 西医学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近况 | 第11-17页 |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 | 第11页 |
二、发病机制 | 第11-14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一、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 第17-18页 |
二、病因病机 | 第18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 第20-21页 |
第四节 中医学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代研究 | 第21-23页 |
一、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二、补肾祛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研究 | 第21-22页 |
三、自拟补肾活血汤的组成 | 第22页 |
四、自拟补肾活血汤的方义 | 第22页 |
五、自拟补肾活血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3-48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第23-3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3页 |
二、病例来源 | 第23页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23-25页 |
四、纳入标准 | 第25-26页 |
五、排除标准 | 第26页 |
六、试验病例的终止 | 第26页 |
七、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第26页 |
八、病例的剔除 | 第26页 |
九、实施方案 | 第26-29页 |
十、观察指标与观察时点 | 第29页 |
十一、不良反应观察 | 第29页 |
十二、疗效判定标准 | 第29-30页 |
十三、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0页 |
十四、研究质量控制 | 第30页 |
十五、依从性测评 | 第30-31页 |
十六、数据处理 | 第31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31-39页 |
一、基线资料分析 | 第31-34页 |
二、疗效结果和分析 | 第34-39页 |
三、安全性检测及不良反应 | 第39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39-48页 |
一、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重要性 | 第39-40页 |
二、研究思路探讨 | 第40页 |
三、组方依据 | 第40-42页 |
四、本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价 | 第42-43页 |
五、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 第43-45页 |
六、不良反应 | 第45-47页 |
七、创新性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