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19页 |
第一部分 深圳地区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第19-5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4 相关软件 | 第20-21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1-30页 |
3.1 RNA提取 | 第21页 |
3.2 样本扩增 | 第21-27页 |
3.3 序列整理及亚型分析 | 第27页 |
3.4 溯源分析 | 第27页 |
3.5 耐药分析 | 第27页 |
3.6 HCV血清学检测 | 第27-28页 |
3.7 2013 年、2015 年两年深圳样本对比 | 第28-29页 |
3.8 HES感染人群中MSMs的甄别研究 | 第29页 |
3.9 HIV全长分析 | 第29-30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0-49页 |
4.1 背景信息整理 | 第30页 |
4.2 PCR扩增以及序列拼接 | 第30-31页 |
4.3 亚型分析 | 第31-36页 |
4.4 溯源分析 | 第36-40页 |
4.5 耐药位点分析 | 第40-41页 |
4.6 HCV与HIV共感染 | 第41页 |
4.7 深圳地区2015年与2013年HIV流行状况比较分析 | 第41-46页 |
4.8 HES感染人群中MSMs的甄别研究 | 第46-48页 |
4.9 URF全长分析 | 第48-49页 |
5 讨论 | 第49-52页 |
第二部分 我国优势毒株(CRF01_AE)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第52-8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52-53页 |
2 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2.1 实验标本 | 第53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2.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第53-54页 |
2.4 细胞及培养基 | 第54-55页 |
3 实验方法 | 第55-70页 |
3.1 CRF01_AE感染性克隆构建流程 | 第55-56页 |
3.2 DNA的提取 | 第56-57页 |
3.3 半分子扩增 | 第57-61页 |
3.4 测序、拼接及序列分析 | 第61页 |
3.5 全长分子克隆的制备 | 第61-66页 |
3.6 质粒转染及活毒参数测定 | 第66-70页 |
4 实验结果 | 第70-81页 |
4.1 半分子PCR结果 | 第70页 |
4.2 构建全长克隆 | 第70-77页 |
4.3 质粒转染及p24值的测定 | 第77-78页 |
4.4 MT2翻毒及p24、TCID_(50)的测定 | 第78-79页 |
4.5 衍生病毒的复制动力学曲线 | 第79-80页 |
4.6 衍生病毒的嗜性检测 | 第80-81页 |
5 讨论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综述 | 第89-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