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相关理论 | 第13-20页 |
2.1 银行不良资产含义 | 第13-15页 |
2.2 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 | 第15-16页 |
2.3 不良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4 防范贷款风险的方法 | 第18-20页 |
2.4.1 VaR技术方法 | 第18-19页 |
2.4.2 专家分析方法 | 第19页 |
2.4.3 贷款评级法 | 第19页 |
2.4.4 信用评分法 | 第19-20页 |
第3章 A银行资产及其管理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3.1 A银行简介 | 第20页 |
3.2 A银行的不良资产以及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3.2.1 A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其影响 | 第20-22页 |
3.2.2 A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现行措施 | 第22-24页 |
3.2.3 不良资产处置措施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3 银行资产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25-29页 |
3.3.1 内部原因 | 第25-26页 |
3.3.2 外部原因 | 第26-29页 |
第4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 第29-37页 |
4.1 国外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 第29-32页 |
4.1.1 西方国家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普遍措施 | 第29-30页 |
4.1.2 美国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法 | 第30-32页 |
4.2 国内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 第32-34页 |
4.2.1 展期不良贷款 | 第33页 |
4.2.2 核销不良贷款 | 第33-34页 |
4.2.3 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处置不良贷款 | 第34页 |
4.2.4 债转股 | 第34页 |
4.3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对A银行的启示 | 第34-37页 |
第5章A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7-52页 |
5.1 对A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建议的目标思路 | 第37页 |
5.2 A银行存量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建议 | 第37-42页 |
5.2.1 借助产权交易所处理不良资产 | 第37-39页 |
5.2.2 借助PE与信托方式处理不良资产 | 第39-40页 |
5.2.3 利用投行手段化解不良贷款 | 第40页 |
5.2.4 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 | 第40-41页 |
5.2.5 国家政策支持 | 第41-42页 |
5.3 A银行预防不良资产新增的措施建议 | 第42-52页 |
5.3.1 改进风险管理理念和模式 | 第42-44页 |
5.3.2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与银行治理结构 | 第44页 |
5.3.3 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44-46页 |
5.3.4 运用风险技术管理方法 | 第46-49页 |
5.3.5 拓展贷款客户的信息来源渠道 | 第49-50页 |
5.3.6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 | 第50页 |
5.3.7 借助政府力量 | 第50页 |
5.3.8 完善金融法律制度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