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西安环城公园景观序列组织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2 研究目的第16页
        1.1.3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第17-21页
        1.2.1 城市带状公园第17-20页
        1.2.2 景观序列第20-21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1-24页
        1.3.1 城市带状公园研究动态第21-23页
        1.3.2 景观序列研究动态第23-24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第24-27页
        1.4.1 研究内容第24页
        1.4.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1.4.3 研究框架第26-27页
    1.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二章 城市带状公园实例调研分析第28-49页
    2.1 案例的选择第28页
    2.2 国外优秀案例解读第28-32页
        2.2.1 名古屋久屋大通公园第28-29页
        2.2.2 纽约高线公园第29-32页
    2.3 调研案例分析第32-47页
        2.3.1 调研对象选取第32-33页
        2.3.2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第33-37页
        2.3.3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第37-40页
        2.3.4 北京菖蒲河公园第40-44页
        2.3.5 西安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第44-47页
    2.4 我国城市带状公园景观序列组织中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基础理论研究第49-61页
    3.1 知觉理论第49-53页
        3.1.1 基本理论第49-51页
        3.1.2 知觉组织规律及其在景观序列组织中的应用第51-53页
    3.2 环境行为学第53-57页
        3.2.1 基础理论第53-54页
        3.2.2 公共空间“活力”度第54页
        3.2.3 景观序列的“活力”组织第54-57页
    3.3 景观美学第57-60页
        3.3.1 东西方传统园林审美观第58页
        3.3.2 景观序列组织“秩序”原则第58-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西安环城公园概况与景观构成要素分析第61-79页
    4.1 西安环城公园概况第61-67页
        4.1.1 公园建成背景第61-63页
        4.1.2 区位·特征第63-65页
        4.1.3 公园游人活动现状调研第65-67页
    4.2 景观序列构成要素设计分析第67-78页
        4.2.1 构景要素在公园中的地位第67页
        4.2.2 边界第67-70页
        4.2.3 地形第70-71页
        4.2.4 水体第71-73页
        4.2.5 交通第73-74页
        4.2.6 植物第74-77页
        4.2.7 建筑第77-78页
    4.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西安环城公园景观序列组织方法分析第79-104页
    5.1 西安环城公园短轴上的序列组织方法第79-83页
        5.1.1 环城林带短轴方向景观层次营造第79-81页
        5.1.2 环城公园上下空间—明城墙、环城林带、护城河的交流第81-83页
    5.2 西安环城公园长轴上的序列组织方法第83-87页
        5.2.1 空间段落的划分第83-85页
        5.2.2 景观序列的组织第85-87页
    5.3 时间因素在序列组织中的运用第87-90页
        5.3.1 时间延展中的序列第87-89页
        5.3.2 气候变化中的序列第89-90页
    5.4 西安环城公园景观序列构成第90-103页
        5.4.1 永宁门—朱雀门段景观序列构成第90-97页
        5.4.2 长乐门—建国门段景观序列构成第97-103页
    5.5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西安环城公园景观序列组织方法研究的启示第104-110页
    6.1 基于西安环城公园对一般问题的验证与解答第104-107页
        6.1.1 整体性与连通性第104-105页
        6.1.2 空间类型与层次第105页
        6.1.3 场地文化,特色景观空间第105-106页
        6.1.4 人性化设计第106-107页
    6.2 城市带状公园景观序列组织原则建议第107-109页
        6.2.1 序列整体性原则第107-108页
        6.2.2 空间单元特性原则第108页
        6.2.3 场地文化性原则第108-109页
        6.2.4 以人为主体原则第109页
    6.3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结论与展望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政策分析的CGE模型研究
下一篇:水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OsCRK1的鉴定和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