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树木可视化的沉浸式虚拟场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树木三维信息获取研究 | 第12-13页 |
1.2.2 树木可视化模拟研究 | 第13页 |
1.2.3 虚拟现实技术提出与分类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2 具体研究方案 | 第16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虚拟现实理论与系统 | 第18-25页 |
2.1 虚拟现实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1.1 虚拟现实的概念性质 | 第18页 |
2.1.2 虚拟现实的特点 | 第18页 |
2.2 虚拟现实的发展情况 | 第18-20页 |
2.2.1 VR领域的兴起 | 第18-20页 |
2.2.2 国内发展情况 | 第20页 |
2.2.3 受关注度的情况 | 第20页 |
2.3 沉浸式理论 | 第20-21页 |
2.4 虚拟现实系统 | 第21-22页 |
2.4.1 硬件 | 第22页 |
2.4.2 软件 | 第22页 |
2.5 穿戴式虚拟现实设备研究 | 第22-23页 |
2.5.1 基于移动端的设备 | 第22-23页 |
2.5.2 基于PC端的设备 | 第23页 |
2.5.3 本系统采用的虚拟现实设备 | 第23页 |
2.6 基于Oculus的PC端虚拟现实 | 第23-24页 |
2.7 技术发展趋势与待解决问题 | 第2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5-30页 |
3.1 软件整体架构图 | 第25-26页 |
3.2 软件功能图设计 | 第26页 |
3.3 系统开发使用工具 | 第26-28页 |
3.3.1 建模工具 | 第26-27页 |
3.3.2 虚拟仿真软件 | 第27页 |
3.3.3 编程软件 | 第27-28页 |
3.4 系统需求 | 第28-29页 |
3.4.1 功能需求 | 第28页 |
3.4.2 性能需求 | 第28-29页 |
3.4.3 环境需求 | 第29页 |
3.4.4 可靠性需求 | 第29页 |
3.4.5 用户界面需求 | 第29页 |
3.4.6 软件成本与资源使用需求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系统构建 | 第30-57页 |
4.1 前期准备工作 | 第30-34页 |
4.1.1 点云获取 | 第30-31页 |
4.1.2 使用UnityVS | 第31页 |
4.1.3 Oculus Rift配置与开发方法 | 第31-34页 |
4.2 虚拟场景搭建 | 第34-41页 |
4.2.1 天空 | 第34页 |
4.2.2 地面与山脉 | 第34-36页 |
4.2.3 水体 | 第36-39页 |
4.2.4 静态植被 | 第39-41页 |
4.3 树木可视化 | 第41-46页 |
4.3.1 构建树木骨架 | 第41页 |
4.3.2 绘制树木并导出模型 | 第41-43页 |
4.3.3 模型的Unity导入 | 第43-44页 |
4.3.4 树木材质处理 | 第44-46页 |
4.4 VR场景漫游 | 第46-49页 |
4.4.1 摄像机运动 | 第47-48页 |
4.4.2 关联跟踪器 | 第48页 |
4.4.3 变换 | 第48页 |
4.4.4 渲染显示 (Display) | 第48-49页 |
4.5 场景的碰撞检测 | 第49-52页 |
4.5.1 Unity3D中的碰撞检测 | 第49-50页 |
4.5.2 本系统中碰撞检测的实现 | 第50-52页 |
4.6 使用Unity发布至VR设备 | 第52-53页 |
4.7 系统测试与实验分析 | 第53-56页 |
4.7.1 系统分析 | 第53页 |
4.7.2 测试方案 | 第53页 |
4.7.3 测试用例 | 第53页 |
4.7.4 流畅性测试 | 第53-54页 |
4.7.5 沉浸感调查 | 第54-55页 |
4.7.6 测试结论 | 第55-5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5.1 总结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