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与犯罪防控渗透策略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第10-29页
 一、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概述第10-14页
  (一) 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的基本观点第10-11页
  (二) 社会受容体是社会信息的意识反映第11-12页
  (三) 社会作用力直接影响犯罪控制体系的形成第12-13页
  (四) 制定防控策略的动因平衡点第13-14页
 二、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的动因要素第14-29页
  (一) 犯罪人意识的作用及研究进路第14-16页
  (二) 公众犯罪容忍度的作用及数理量化第16-19页
  (三) 媒体态度的导向值及正负模式第19-21页
  (四) 公众配合意识的聚焦:对抗情绪第21-24页
  (五) 专门机关打、防、控犯罪体系与实证调查第24-27页
  (六) 公众对犯罪的排斥行为第27-29页
第二部分 动因失衡与犯罪防控不力第29-41页
 一、两大体系相互作用的哲理与实证第29-33页
  (一) 社会受容体的哲学基础与例证第29-31页
  (二) 社会作用力的哲学基础与例证第31-32页
  (三) 社会犯罪指标:变化着的平衡机制第32-33页
 二、动因失衡分析与犯罪失控原因第33-41页
  (一) 犯罪人意识失衡第33-34页
  (二) 公众犯罪容忍度失衡的两个极端第34-35页
  (三) 媒体态度失衡的五个命题第35-37页
  (四) 公众配合意识失衡第37页
  (五) 专门机关打、防、控活动失衡第37-40页
  (六) 公众排斥犯罪行为失衡第40-41页
第三部分 失衡分析图谱与渗透策略制定思维第41-47页
 一、犯罪失衡层级成因图第41页
 二、动因比例分析图谱第41-43页
 三、渗透策略制定思维第43-44页
  (一) 大宏观渗透策略第43页
  (二) 渗透思考方法第43-44页
 四、试例:渗透策略运用第44-47页
  (一) 发挥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教化作用第44-45页
  (二) 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与社区警务的渗透作用第45页
  (三) 发挥警务人员自身的教育作用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关于城镇社区警务与防控体系的调查问卷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警察腐败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公共安全运转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