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法律问题研究--以大学生村官制度完善为视角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二)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方法 | 第11-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源起及法理依据 | 第18-19页 |
(一) 经济、管理、政策性分析 | 第18页 |
(二) 法理分析 | 第18-19页 |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及法律定位 | 第19-24页 |
(一) 大学生村官制度缺乏法律认定 | 第19-21页 |
(二) 大学生村官制度缺乏保障性 | 第21-24页 |
三、大学生村官制度法律化充要条件探究 | 第24-32页 |
(一) 法律化的内涵外延 | 第24-26页 |
(二) 大学生村官制度法律化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三) 大学生村官制度法律化的可行性 | 第28-31页 |
(四) 户籍制度改革成果分享 | 第31-32页 |
四、大学生村官制度法律化构想 | 第32-36页 |
(一) 法律化的时机、目标选择 | 第32-33页 |
(二) 目标与现有制度之间的差异 | 第33-35页 |
(三) 法律化的方式 | 第35-36页 |
五、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法律问题对策 | 第36-47页 |
(一) “大学生村官”现有制度初步完善 | 第36-39页 |
(二) 典型细节规范的构想 | 第39-42页 |
(三) 开放农村基层自治法律体系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