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糖皮质激素受体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 第14-15页 |
1.2.2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应激之间的关系 | 第15页 |
1.3 海马解剖学特点 | 第15-16页 |
1.3.1 海马大体解剖特点 | 第15-16页 |
1.3.2 海马皮层细胞构筑 | 第16页 |
1.4 抑郁症海马形态及功能影像学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抑郁症与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和社会挫败应激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第19-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1 实验动物及实验分组 | 第19页 |
2.1.2 抑郁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2.1.3 抑郁模型大鼠的体重及行为学检测 | 第20-22页 |
2.1.4 统计学分析 | 第22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2-25页 |
2.2.1 两组抑郁模型大鼠的体重及行为学检测结果及数据 | 第22-25页 |
2.3 讨论 | 第25-29页 |
2.3.1 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2.3.2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CUMS)的评价 | 第26-27页 |
2.3.3 社会挫败应激的评价 | 第27页 |
2.3.4 CUMS和SDS模型的行为评分 | 第27页 |
2.3.5 结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形态及其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动态观察 | 第29-39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1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3.1.3 统计学分析 | 第31页 |
3.2 结果 | 第31-37页 |
3.2.1 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对大鼠体重及行为学指标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3 应激大鼠海马区GR免疫荧光表达变化 | 第33-35页 |
3.2.4 RT-PCR检测海马区GR-mRNA的表达结果 | 第35-36页 |
3.2.5 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组织学变化 | 第36-37页 |
3.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两种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及海马的比较研究 | 第39-5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2页 |
4.1.1 材料 | 第39页 |
4.1.2 方法 | 第39-41页 |
4.1.3 统计学分析 | 第41-42页 |
4.2 结果 | 第42-48页 |
4.2.1 CUMS组和SDS组海马DG区GR表达动态变化 | 第42-44页 |
4.2.2 RT-PCR检测两组海马区GR-mRNA的表达结果 | 第44页 |
4.2.3 两组应激模型大鼠海马结构的动态变化 | 第44-46页 |
4.2.4 两组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组织学动态变化 | 第46-47页 |
4.2.5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和社会挫败应激对大鼠体重及行为学指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综述 | 第59-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参与科研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