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9页
        1.1.1 新课程对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要求第7-8页
        1.1.2 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急需改变的现状第8页
        1.1.3 赣县中学高效课堂实验的实施第8-9页
    1.2.研究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的对象第9-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3.1 提升教师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认识第10页
        1.3.2 对教师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0-12页
        1.4.1 国内研究概述第10-12页
        1.4.2 国外研究概述第12页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6页
        1.5.1 高效第13页
        1.5.2 高效课堂第13-14页
        1.5.3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特点第14-15页
        1.5.4 传统高中数学课堂第15-16页
第2章“543”数学高效课堂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第16-22页
    2.1 培养模式的对比第16-18页
        2.1.1 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第16-17页
        2.1.2 目标指向更加明确,更有操作性第17页
        2.1.3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第17-18页
    2.2 教学媒体的对比第18-19页
        2.2.1 让抽象的数学更加生动起来第18页
        2.2.2 学生学习的效率更加高效第18-19页
        2.2.3 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第19页
    2.3 课前准备对比第19-20页
        2.3.1 学生更加清楚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第19-20页
        2.3.2 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第20页
    2.4 教学时间安排对比第20-22页
        2.4.1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自己第21页
        2.4.2 时间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第21-22页
第3章 导学案的编写模式第22-31页
    3.1 传统模式下编写的导学案第22-25页
    3.2“543”模式下编写的导学案第25-29页
    3.3.导学案模式的研究分析第29-31页
        3.3.1 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第29页
        3.3.2 学案、导案分离第29-30页
        3.3.3 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的渗透第30页
        3.3.4 注重因材施教第30-31页
第4章 教学成绩的实验对比第31-33页
    4.1 教学实验第31-32页
    4.2 实验结果分析第32-33页
第5章 学生对高效课堂实施的理解调查分析第33-37页
    5.1 调查目的第33页
    5.2 问卷调查第33页
    5.3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第33-37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37-43页
    6.1.结论第37-38页
        6.1.1“543”适应了新课改的需要第37页
        6.1.2 有助于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第37页
        6.1.3 正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第37-38页
    6.2 启示第38-43页
        6.2.1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第38-39页
        6.2.2 认真组织集体备课,精心编写好相配套的导学案第39-40页
        6.2.3 灵活应用好现代网络多媒体设备第40-41页
        6.2.4 充分优化课堂组织管理模式第41-43页
附录:关于“构建543高效课堂”活动学生问卷调查表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浪对石笼护面块体作用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具有精确色散性的非线性缓坡方程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