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洞与否对土坯墙体破坏模式及抗侧刚度影响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生土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生土墙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3 开洞墙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开洞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及破坏特征 | 第21-27页 |
2.1 开洞生土结构房屋构造缺陷与破坏特征 | 第21-23页 |
2.2 开洞生土结构民居主要抗震构造措施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开窗洞口土坯墙体拟静力试验 | 第27-47页 |
3.1 土坯砖和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试验 | 第28页 |
3.1.1 土坯砖力学性能试验 | 第28页 |
3.1.2 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试验 | 第28页 |
3.2 砌筑泥浆力学性能试验 | 第28-36页 |
3.2.1 试件设计 | 第29页 |
3.2.2 试件制作和养护 | 第29-30页 |
3.2.3 试件加载方式 | 第30页 |
3.2.4 试验现象及分析 | 第30-34页 |
3.2.5 应力-应变曲线 | 第34-36页 |
3.3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36-40页 |
3.3.1 墙体试件形式及尺寸 | 第36-39页 |
3.3.2 混凝土底梁设计 | 第39-40页 |
3.3.3 加载夹具设计 | 第40页 |
3.4 加载及量测方案 | 第40-42页 |
3.4.1 加载方案 | 第40-41页 |
3.4.2 量测方案 | 第41-42页 |
3.5 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宏观描述 | 第42-46页 |
3.5.1 试件TP-1 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第42-44页 |
3.5.2 试件TP-3 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墙体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47-57页 |
4.1 墙体水平承载力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4.2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4.3 骨架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4.4 刚度退化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4.5 延性分析 | 第52-54页 |
4.6 变形曲线对比分析 | 第54页 |
4.7 耗能分析 | 第54-5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开窗洞口土坯墙体弹性抗侧刚度计算分析 | 第57-67页 |
5.1 墙体弹性抗侧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58页 |
5.2 墙体弹性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建立 | 第58-65页 |
5.2.1 不开洞土坯墙体弹性抗侧刚度计算分析 | 第59-62页 |
5.2.2 开窗洞口土坯墙体弹性抗侧刚度计算分析 | 第62-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