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法理及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目标及价值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概述 | 第15-24页 |
一、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概念 | 第15页 |
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成因 | 第15-16页 |
三、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历史沿革 | 第16-24页 |
(一)概述 | 第16页 |
(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雏形 | 第16-17页 |
(三)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确立 | 第17-19页 |
(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发展 | 第19-24页 |
第二章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适用的理论问题 | 第24-38页 |
一、不可避免披露原则适用的基本前提 | 第24-25页 |
二、“不可避免披露”与“潜在侵权”的关系 | 第25-27页 |
三、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适用标准 | 第27-34页 |
(一)前后雇主的竞争程度 | 第28-29页 |
(二)新旧职位的关联程度 | 第29-30页 |
(三)雇员对特定商业秘密的知悉度与不可分性 | 第30-31页 |
(四)是否存在保密协议或竞业禁止协议 | 第31-33页 |
(五)是否存在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 | 第33-34页 |
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适用的救济 | 第34-38页 |
(一)临时禁令 | 第34-35页 |
(二)初步禁令 | 第35-36页 |
(三)永久禁令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引入的实践问题 | 第38-47页 |
一、北京一得阁案 | 第38-42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38-39页 |
(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在本案中的适用勘误 | 第39-42页 |
二、台积电诉梁孟松案 | 第42-47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42页 |
(二)不可避免原则在本案中的适用评析 | 第42-47页 |
第四章 我国对于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应当采取的态度 | 第47-56页 |
一、目前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现状 | 第47-48页 |
二、我国引入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理由 | 第48-51页 |
三、对我国引入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建议 | 第51-56页 |
(一)采纳限制适用模式 | 第51-53页 |
(二)在现有制度上合理借鉴 | 第53-55页 |
(三)寻求相适应的救济措施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