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静止人群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11-14页 |
1.2.2 人群动载对楼板振动的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大跨度结构的振动舒适度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模糊评判的研究和应用 | 第16-17页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体育场看台振动响应的有限元分析与实测 | 第19-34页 |
2.1 体育场看台结构工程概况 | 第19页 |
2.2 看台结构的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 第19-26页 |
2.2.1 看台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19-23页 |
2.2.2 看台结构模型模态分析 | 第23页 |
2.2.3 人群动载作用下结构加速度响应 | 第23-26页 |
2.3 人致荷载下结构振动实测方案 | 第26-33页 |
2.3.1 实测装置 | 第26-27页 |
2.3.2 实测方案 | 第27-29页 |
2.3.3 实测工况 | 第29-31页 |
2.3.4 实测结果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人致荷载作用下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及振动舒适度评价 | 第34-68页 |
3.1 人群对看台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34-41页 |
3.1.1 模态识别方法 | 第34-35页 |
3.1.2 空载下看台动力特性 | 第35-37页 |
3.1.3 静止人群对看台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7-41页 |
3.2 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 | 第41-50页 |
3.2.1 计权均方根加速度值 | 第42-46页 |
3.2.2 加速度振级 | 第46-47页 |
3.2.3 四次方振动计量值 | 第47-48页 |
3.2.4 其他振动评价量 | 第48-49页 |
3.2.5 不同舒适度评价标准对比 | 第49-50页 |
3.3 振动评价量计算 | 第50-59页 |
3.3.1 不同工况下加速度时程曲线 | 第50-52页 |
3.3.2 不同评价量计算 | 第52-58页 |
3.3.3 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58-59页 |
3.4 看台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价 | 第59-66页 |
3.4.1 不同标准下舒适度评价对比及分析结果 | 第59-64页 |
3.4.2 不同参数下振动舒适度对比 | 第64-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的烦恼率模型的看台振动舒适度研究 | 第68-94页 |
4.1 烦恼率模型理论 | 第68-69页 |
4.2 改进的烦恼率模型 | 第69-75页 |
4.2.1 隶属度函数的改进及验证 | 第69-73页 |
4.2.2 不同人对振动刺激感受的差异 | 第73-74页 |
4.2.3 改进的烦恼率模型计算公式 | 第74-75页 |
4.3 烦恼率模型曲线及基本运算 | 第75-81页 |
4.3.1 隶属度函数参数确定 | 第75-76页 |
4.3.2 烦恼率模型曲线参数确定 | 第76-79页 |
4.3.3 烦恼率曲线验证 | 第79-80页 |
4.3.4 烦恼率基本运算 | 第80-81页 |
4.4 基于改进的烦恼率模型的舒适度设计方法 | 第81-86页 |
4.4.1 基于改进的烦恼率模型的舒适度设计 | 第81-84页 |
4.4.2 基于振动舒适度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84-86页 |
4.5 楼板振动舒适度评价算例 | 第86-90页 |
4.6 基于改进的烦恼率模型评价看台舒适度 | 第90-9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定综合评价看台舒适度 | 第94-101页 |
5.1 AHP-模糊综合评定法 | 第94-95页 |
5.2 基于AHP法确定权重 | 第95-99页 |
5.2.1 舒适度因素比较量表的设计 | 第95-96页 |
5.2.2 舒适度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96-99页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定的看台结构舒适度评价方法 | 第99-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