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

基于电润湿技术的变焦液体透镜光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第8-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电润湿的理论基础第14-23页
    2.1 界面化学理论第14-17页
        2.1.1 界面和表面第14-15页
        2.1.2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第15-16页
        2.1.3 润湿现象第16-17页
    2.2 界面基础理论方程第17-21页
        2.2.1 拉普拉斯方程第17-18页
        2.2.2 杨氏方程第18-20页
        2.2.3 李普曼-杨氏方程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双液体变焦透镜的面型分析第23-36页
    3.1 双液体变焦透镜的结构和原理第23-24页
        3.1.1 双液体变焦透镜的结构第23-24页
        3.1.2 双液体变焦透镜的原理第24页
    3.2 外加电压对界面形状的影响第24-30页
        3.2.1 电润湿双液体透镜的工作原理第25页
        3.2.2 Comsol模型的构建和仿真第25-29页
        3.2.3 面型仿真结果分析第29-30页
    3.3 液体密度差对界面面型的影响第30-35页
        3.3.1 双液体透镜界面面型的形状方程第30-32页
        3.3.2 不同密度差下界面面型公式拟合第32-33页
        3.3.3 不同密度差下变焦系统的成像分析第33-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离子液体的双液体透镜面型和成像的分析第36-46页
    4.1 离子液体对界面面型的影响第36-38页
        4.1.1 材料的选取和具体参数第36-37页
        4.1.2 基于Matlab的仿真分析第37-38页
    4.2 离子液体的双液体透镜成像分析第38-41页
        4.2.1 液体界面中心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第38-40页
        4.2.2 系统像面距离相同的情况第40-41页
        4.2.3 结论第41页
    4.3 双液体变焦透镜的成像优化第41-45页
        4.3.1 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简介第42页
        4.3.2 像质优化及分析第42-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电润湿液体透镜新型应用的初探第46-53页
    5.1 一种光阑可调的非球面双液体变焦透镜的装置第46-48页
    5.2 一种基于双液体透镜的光路选择器第48-51页
    5.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6.1 总结第53-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1 程序清单第57-6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3-64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4-65页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下一篇:半喂入式小型收割机关键技术研究与样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