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9页 |
1.2.1 工艺创新研究的起源 | 第10-14页 |
1.2.2 工艺创新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页 |
1.2.3 工艺创新理论研究模型 | 第14-16页 |
1.2.4 工艺创新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 第16-17页 |
1.2.5 技术创新机制 | 第17-19页 |
1.2.6 评介 | 第19页 |
1.3 研究目的、思路及框架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汽车企业工艺创新机制分析 | 第21-26页 |
2.1 工艺创新决策机制 | 第21-22页 |
2.2 工艺创新动力机制 | 第22-23页 |
2.3 工艺创新组织机制 | 第23-24页 |
2.4 工艺创新激励机制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汽车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第26-31页 |
3.1 工艺创新能力 | 第26-27页 |
3.1.1 工艺创新能力的构成 | 第26-27页 |
3.1.2 工艺创新能力的测度评价 | 第2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7-29页 |
3.2.1 决策机制 | 第27-28页 |
3.2.2 动力机制 | 第28页 |
3.2.3 组织机制 | 第28-29页 |
3.2.4 激励机制 | 第29页 |
3.3 汽车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理论模型 | 第29-31页 |
第4章 汽车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31-49页 |
4.1 研究方法基本理论 | 第31-33页 |
4.1.1 回归与路径分析 | 第31页 |
4.1.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4.1.3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2-33页 |
4.2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3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4-37页 |
4.3.1 信度检验 | 第34-36页 |
4.3.2 效度检验 | 第36-37页 |
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37-44页 |
4.4.1 模型构建与识别 | 第37-39页 |
4.4.2 模型拟合与修正 | 第39-43页 |
4.4.3 实证分析结果及假设检验 | 第43-44页 |
4.5 结果讨论 | 第44-49页 |
4.5.1 决策机制对工艺创新的影响 | 第44-47页 |
4.5.2 组织机制与激励机制 | 第47页 |
4.5.3 激励机制对工艺创新的影响 | 第47-48页 |
4.5.4 政府政策 | 第48-49页 |
第5章 东风乘用车公司工艺创新机制案例研究 | 第49-57页 |
5.1 东风乘用车公司基本情况 | 第49-50页 |
5.2 东风乘用车公司工艺创新机制研究 | 第50-56页 |
5.2.1 日产生产方式简介 | 第50-52页 |
5.2.2 工艺创新决策机制 | 第52页 |
5.2.3 工艺创新动力机制 | 第52-53页 |
5.2.4 工艺创新组织机制 | 第53-55页 |
5.2.5 工艺创新激励机制 | 第55-56页 |
5.3 东风乘用车公司工艺创新成果及实例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7-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6.2.1 认识工艺创新的重要性,增强对工艺创新的重视程度 | 第57-58页 |
6.2.2 设立专门的负责工艺研究的组织,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合作 | 第58页 |
6.2.3 加强与其他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 | 第58-5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附录A | 第67-7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