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6页 |
1.1 硬盘技术发展概述 | 第9-14页 |
1.2 能量辅助磁记录概述 | 第14-21页 |
1.2.1 热辅助磁记录 | 第14-17页 |
1.2.2 微波辅助磁记录 | 第17-21页 |
1.3 能量辅助磁记录研究进展 | 第21-30页 |
1.3.1 热辅助磁记录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1.3.2 微波辅助磁记录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1.4 微磁学方法概述 | 第30-34页 |
1.4.1 运动方程及有效场 | 第31-33页 |
1.4.2 微磁学的数值方法 | 第33-34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第2章 单个自旋转矩振荡器的相图研究 | 第36-58页 |
2.1 本章引论 | 第36页 |
2.2 垂直STO的Macrospin及微磁学模型 | 第36-38页 |
2.3 模拟结果讨论 | 第38-56页 |
2.3.1 Macrospin模拟结果讨论 | 第38-40页 |
2.3.2 微磁学模拟结果:频率与电流密度及外磁场的关系 | 第40-42页 |
2.3.3 不同区域FGL的磁矩分布特点 | 第42-46页 |
2.3.4 不同区域FGL转动特点研究 | 第46-50页 |
2.3.5 不同区域FGL的稳定性 | 第50-53页 |
2.3.6 STO微波场的输出强度与电流及外场的关系 | 第53-54页 |
2.3.7 FGL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3章 自旋转矩振荡器的翻转动态研究 | 第58-76页 |
3.1 本章引论 | 第58-59页 |
3.2 微磁学模型及参数 | 第59-61页 |
3.3 不同Co层厚度对STO翻转的影响 | 第61-66页 |
3.3.1 模拟结果讨论 | 第61-65页 |
3.3.2 Co层厚度影响翻转速度的机制 | 第65-66页 |
3.4 不同外磁场上升时间对STO翻转的影响 | 第66-67页 |
3.5 不同界面各向异性及饱和磁化强度对STO翻转的影响 | 第67-72页 |
3.5.1 模拟结果讨论 | 第67-70页 |
3.5.2 机制研究 | 第70-72页 |
3.6 优化的Co/Pt薄膜参考层设计 | 第72-7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静磁耦合的STO对的相位自发锁定研究 | 第76-88页 |
4.1 本章引论 | 第76-77页 |
4.2 自发相位锁定的STO的Macrospin及微磁学模型 | 第77-78页 |
4.3 Macrospin模型计算的自发相位锁定相图 | 第78-80页 |
4.4 微磁学模型计算的自发相位锁定相图 | 第80-87页 |
4.4.1 相位锁定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 第80-82页 |
4.4.2 FGL非一致取向的影响 | 第82-83页 |
4.4.3 STO转动稳定性 | 第83-85页 |
4.4.4 相位锁定态与外磁场的关系 | 第85页 |
4.4.5 相位锁定态与STO间距的关系 | 第85-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L1_0-Fe Pt声子态密度和声子谱计算 | 第88-95页 |
5.1 本章引论 | 第88-89页 |
5.2 计算L1_0-Fe Pt的声子谱及声子态密度的MD和LD模型 | 第89-92页 |
5.3 声子态密度及声子谱计算结果讨论 | 第92-93页 |
5.4 激光加热效率模拟 | 第93-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