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仿生学论文--生物信息论论文

负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及其保守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主要略缩词第13-14页
1 绪论第14-28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现状第15-26页
        1.2.1 负相关模式的发现第15-18页
        1.2.2 负相关模式识别算法第18-19页
        1.2.3 相关的算法和技术研究现状第19-26页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3.1 研究思路第2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27-28页
2 基于改进形式概念分析技术的负相关双向聚类算法第28-44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负相关模式相关概念介绍第29-30页
        2.2.1 基因表达数据描述第29页
        2.2.2 负相关模式的正式定义第29页
        2.2.3 形式概念分析介绍第29-30页
    2.3 基于改进的形式概念分析技术的负相关双向聚类算法(NCFCA算法)第30-32页
        2.3.1 NCFCA算法的伪代码第30-31页
        2.3.2 NCFCA算法的详细描述第31-32页
    2.4 NCFCA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比较第32-39页
        2.4.1 数据集第32-33页
        2.4.2 负相关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比较和评估第33-39页
    2.5 基于并行技术的负相关双向聚类算法(NCFCA2算法)第39-41页
        2.5.1 PCbO算法的主要思想第39页
        2.5.2 基于并行技术的负相关双向聚类算法的伪代码第39-40页
        2.5.3 NCFCA2算法的性能第40-41页
    2.6 讨论第41-42页
    2.7 小结第42-44页
3 酵母菌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负相关模式及其保守性研究第44-58页
    3.1 前言第44页
    3.2 数据第44-46页
        3.2.1 三个基因表达数据集第44页
        3.2.2 基因表达数据的提取和预处理第44页
        3.2.3 NCFCA2算法应用于三个数据集第44-46页
    3.3 负相关模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6-51页
        3.3.1 核心组蛋白(histone)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第46-47页
        3.3.2 微小维持蛋白复合物(MCM)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第47-49页
        3.3.3 联合微小维持蛋白复合物基因和核心组蛋白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第49-51页
    3.4 负相关模式的保守性(不变性)探索第51-53页
    3.5 讨论第53-57页
        3.5.1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基因第53-54页
        3.5.2 核心组蛋白基因第54页
        3.5.3 Clb-Cdk1的调控可能是微小维持蛋白复合物基因和核心组蛋白基因形成负相关模式保守性的原因第54-56页
        3.5.4 微小维持蛋白复合物基因和核心组蛋白基因具有相似的功能第56-57页
    3.6 小结第57-58页
4 酵母菌中通路基因的负相关模式及其保守性研究第58-80页
    4.1 前言第58页
    4.2 数据和方法第58-60页
        4.2.1 两个基因表达数据第58页
        4.2.2 基因表达数据的提取和预处理第58-59页
        4.2.3 NCFCA2算法应用于上述两个数据集第59-60页
    4.3 两个负相关模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0-72页
    4.4 保守性(不变性)探索第72-76页
    4.5 讨论第76-79页
        4.5.1 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基因第76-77页
        4.5.2 嘌呤代谢通路基因第77页
        4.5.3 TORC1的调控可能是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基因与嘌呤代谢通路基因形成保守负相关模式的原因第77-79页
        4.5.4 通路基因中负相关模式的数目第79页
    4.6 小结第79-80页
5 酵母菌应激响应数据中显著变化基因的负相关模式及其保守性研究第80-104页
    5.1 前言第80页
    5.2 数据和方法第80-83页
        5.2.1 两个基因表达数据第80-81页
        5.2.2 基因表达数据的提取和预处理第81页
        5.2.3 NCFCA2算法应用于这两个数据集第81-83页
    5.3 负相关模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83-96页
    5.4 保守性(不变性)探索第96-98页
    5.5 讨论第98-102页
        5.5.1 应激响应基因第98-99页
        5.5.2 核糖体蛋白基因第99页
        5.5.3 TORC1的调控可能是核糖体蛋白基因与应激响应基因形成保守负相关模式的原因第99-101页
        5.5.4 TORC1在环境应激响应中的作用第101-102页
    5.6 小结第102-104页
6 主要结论第104-108页
    6.1 主要结论第104-106页
    6.2 展望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8页
附录第128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28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产品为中心的客户定向机制
下一篇:上海市域异地商会空间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