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身到具身:论教学思维中的身体转向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传统离身式思维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 第20-32页 |
(一) 离身式思维对“身体”理解的局限 | 第20页 |
(二) 教育中的“理性人”与“抽象人” | 第20-23页 |
(三) 教育中的身体规训 | 第23-28页 |
(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离身化 | 第28-32页 |
二、具身式思维中的身体回归 | 第32-40页 |
(一) 身体之于教育的意义 | 第32-33页 |
(二) 从具身式思维的视角理解课程与教学 | 第33-34页 |
(三) 何种教学思维才是具身式思维 | 第34-36页 |
(四) 具身式教学思维的身体转向表现 | 第36-40页 |
三、离身思维的困境与具身思维的发展 | 第40-64页 |
(一) 哲学图景中的离身式思维及其身体转向 | 第40-53页 |
(二) 心理学领域中的离身困境及其身体回归 | 第53-64页 |
四、辩证对待教学思维中的身体角色 | 第64-72页 |
(一) 正确认识教学中的身体 | 第64-67页 |
(二) 具身式思维与离身式思维的竞争与融合 | 第67-69页 |
(三) 辩证对待两种教学思维的共存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