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磁性固载化氮杂冠醚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41页
    1.1 离子液体的概述第9-22页
        1.1.1 离子液体的发展历史第9-11页
        1.1.2 离子液体的定义和分类第11-12页
            1.1.2.1 离子液体的定义第11页
            1.1.2.2 离子液体的分类第11-12页
        1.1.3 离子液体的性质第12-15页
        1.1.4 离子液体的合成第15-16页
        1.1.5 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应用第16-22页
            1.1.5.1 用于催化的功能型离子液体第17-20页
            1.1.5.2 用于萃取和溶解的功能型离子液体第20-21页
            1.1.5.3 修饰纳米材料的离子液体第21页
            1.1.5.4 离子传导性功能型离子液体第21页
            1.1.5.5 化学传感器中做溶剂和电解液的离子液体第21-22页
            1.1.5.6 做为炸药和推进剂的能源离子液体第22页
    1.2 固载化离子液体发展及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第22-32页
        1.2.1 离子液体的固载方式第22-24页
        1.2.2 固载化功能离子液体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第24-32页
            1.2.2.1 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第24-27页
            1.2.2.2 Br(?)nsted酸功能化离子液催化第27-29页
            1.2.2.3 金属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第29-32页
    1.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41页
第二章 磁性可回收氮杂冠醚离子液体的合成第41-53页
    2.1 前言第41-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47页
        2.2.1 实验试剂第43-44页
        2.2.2 实验仪器第44页
        2.2.3 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第44-47页
            2.2.3.1 氮杂18-冠-6的合成第44-46页
            2.2.3.2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1)的合成第46页
            2.2.3.3 Fe_3O_4@Sio_2微球(2)的合成第46页
            2.2.3.4 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固载于Fe_3O_4@SiO_2上第46页
            2.2.3.5 固载化氮杂冠醚(4)的合成第46页
            2.2.3.6 固载化氮杂冠醚离子液体(5)的合成第46-47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47-50页
        2.3.1 催化剂的元素分析第47页
        2.3.2 催化剂的红外表征第47-49页
        2.3.3 催化剂的热重表征第49页
        2.3.4 催化剂的透射电镜表征第49-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三章 固载化氮杂冠醚离子液体在合成双吲哚化合物中的应用第53-62页
    3.1 前言第53-55页
    3.2 实验部分第55-56页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5-56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56页
        3.2.3 催化制备双吲哚化合物的实验过程第56页
    3.3 实验讨论第56-59页
        3.3.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6-57页
        3.3.2 催化剂的筛选第57页
        3.3.3 多种醛类与吲哚反应的催化效果第57-58页
        3.3.4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第58-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第四章 固载化氮杂冠醚离子液体在Hantzsch反应中的应用第62-71页
    4.1 前言第62-63页
    4.2 实验部分第63-64页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64页
        4.2.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64页
        4.2.3 催化Hantzsch反应的实验过程第64页
    4.3 实验讨论第64-68页
        4.3.1 底物比例对反应的影响第64-65页
        4.3.2 催化剂的筛选第65-66页
        4.3.3 多种醛类参与的Hantzsch反应的催化效果第66-67页
        4.3.4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第67-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Ⅰ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第71-72页
附录Ⅱ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ixCo1-xS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地球丰产元素钴、铁和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光催化制氢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