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7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3.1 矿粮复合区 | 第17页 |
1.3.2 土地利用冲突 | 第17-19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2 文献评述 | 第22-28页 |
2.1 关于土地利用冲突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2 关于土地利用冲突诊断与缓解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3 关于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4 关于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政策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3 矿粮复合区实证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8-30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8-29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4 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发生机制研究 | 第30-50页 |
4.1 理论依据 | 第30-33页 |
4.1.1 二元经济理论 | 第30-31页 |
4.1.2 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31-32页 |
4.1.3 资源稀缺性理论 | 第32页 |
4.1.4 不完全信息博弈 | 第32-33页 |
4.2 索洛增长模型——一个关于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第33-36页 |
4.2.1 连续时间的索洛增长模型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4.2.2 矿产资源与耕地——一个基准模型 | 第34-36页 |
4.2.3 索洛增长模型分析框架下的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发生机制分析 | 第36页 |
4.3 矿粮复合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动态博弈的一般分析 | 第36-47页 |
4.3.1 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与基本理论假设 | 第37-39页 |
4.3.2 矿粮复合区生态补偿利益攸关者博弈均衡 | 第39-47页 |
4.3.3 矿粮复合区生态补偿利益攸关者博弈结论 | 第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5 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测算 | 第50-62页 |
5.1 研究原理与方法 | 第51-53页 |
5.1.1 WTA、AC的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5.1.2 WTA、AC的测算方法 | 第52-53页 |
5.2 数据来源 | 第53页 |
5.3 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实证测算 | 第53-56页 |
5.3.1 WTA的统计分析 | 第53-54页 |
5.3.2 AC的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5.3.3 AC/WTA的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5.4 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测算有效性检验 | 第56-60页 |
5.4.1 基于GM(1,1)模型的WTA、AC有效性检验方法 | 第56-58页 |
5.4.2 WTA有效性检验 | 第58-59页 |
5.4.3 AC有效性检验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机制研究 | 第62-80页 |
6.1 江西省典型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措施语义 | 第63-65页 |
6.1.1 工程性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措施语义 | 第63页 |
6.1.2 生态性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措施语义 | 第63-64页 |
6.1.3 经济性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措施语义 | 第64页 |
6.1.4 社会性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措施语义 | 第64-65页 |
6.2 情景分析法 | 第65-67页 |
6.2.1 情景的定义 | 第65页 |
6.2.2 情景分析的定义 | 第65-66页 |
6.2.3 情景分析的研究框架 | 第66页 |
6.2.4 情景分析的研究技术 | 第66-67页 |
6.2.5 情景分析在社会-生态复杂网络方法中的适用性 | 第67页 |
6.3“社会-生态”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方案矩阵评价 | 第67-72页 |
6.3.1 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方案基本矩阵评价构建 | 第67-71页 |
6.3.2 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方案评价结构 | 第71-72页 |
6.4 江西省典型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方案情景分析结果 | 第72-75页 |
6.4.1 情景分析测算事件构造 | 第72-73页 |
6.4.2 土地利用冲突缓和度测算结果 | 第73-75页 |
6.5 江西省典型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机制的形成 | 第75-78页 |
6.5.1“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工程性缓解方案对冲突的短期缓解机制 | 第77页 |
6.5.2“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生态性缓解方案对冲突的长期缓解机制 | 第77页 |
6.5.3“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经济性缓解方案对冲突的长期缓解机制 | 第77页 |
6.5.4“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社会性缓解方案对冲突的长期缓解机制 | 第77-7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80-8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81-82页 |
7.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82页 |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6页 |
附录 | 第96-101页 |
1 矿区耕地利用调查问卷 | 第96-100页 |
2 矿企行为调查问卷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