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飞机构造与设计论文--动力装置论文--燃料供给系统论文

硬式空中加油系统的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注释表第16-18页
缩略词第18-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3页
    1.1 引言第19-20页
    1.2 典型加油方式第20-23页
        1.2.1 软式加油第20-21页
        1.2.2 硬式加油第21-23页
    1.3 空中加油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技术第23-29页
        1.3.1 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3-26页
        1.3.2 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6-29页
    1.4 硬式加油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第29-32页
        1.4.1 硬式加油系统的特点第29-30页
        1.4.2 建模与控制关键问题分析第30-31页
        1.4.3 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第31-32页
    1.5 本文的工作第32-33页
第二章 伸缩套管的气动特性与飞行力学第33-54页
    2.1 伸缩套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33-34页
    2.2 伸缩管气动力矩估算第34-39页
        2.2.1 描述伸缩管运动的坐标系与状态量第34-36页
        2.2.2 描述气动力的坐标系第36-37页
        2.2.3 气动力矩估算模型第37-39页
    2.3 伸缩管气动特性分析第39-48页
        2.3.1 特殊工况下的气动特性第39-43页
        2.3.2 常规工况下的气动特性第43-46页
        2.3.3 气动力矩系数建模第46-48页
    2.4 伸缩管飞行力学与模态分析第48-53页
        2.4.1 理想条件下姿态运动方程第48-49页
        2.4.2 仿真分析第49-50页
        2.4.3 姿态运动模态分析第50-53页
    2.5 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硬式加油系统的多刚体运动模型第54-78页
    3.1 凯恩方法第54-56页
    3.2 未对接状态下的建模第56-64页
        3.2.1 加油机—伸缩管模型第56-63页
        3.2.2 受油机模型第63-64页
    3.3 已对接状态下的建模第64-71页
        3.3.1 加油机—伸缩管—受油机模型第65-70页
        3.3.2 内管的两种运动状态及其切换第70-71页
    3.4 尾流场等强扰动下受油机的模型第71-76页
        3.4.1 加油机尾流的速度场模型第72-74页
        3.4.2 尾流场对受油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第74-76页
    3.5 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硬式加油系统多刚体运动特性分析第78-97页
    4.1 加油机与受油机的自动驾驶仪第78-81页
        4.1.1 加油机自动驾驶仪第78-80页
        4.1.2 受油机自动驾驶仪第80-81页
    4.2 未对接状态仿真研究第81-88页
        4.2.1 伸缩管运动对加油机的影响第82-83页
        4.2.2 加油机运动对伸缩管的影响第83-87页
        4.2.3 伸缩管自然特性第87-88页
    4.3 已对接状态仿真研究第88-95页
        4.3.1 系统的运动稳定性第89-92页
        4.3.2 内管运动状态切换仿真第92-93页
        4.3.3 对接应力的产生及影响因素第93-95页
    4.4 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人工操纵下伸缩管的控制系统设计第97-121页
    5.1 增稳控制回路设计第97-105页
        5.1.1 用于设计的数学模型第97-98页
        5.1.2 操纵量与基本反馈回路第98-101页
        5.1.3 操纵指令的构造第101-103页
        5.1.4 针对弹性振动的处理方案第103-105页
    5.2 增稳控制回路仿真分析第105-112页
        5.2.1 详细设计第105-107页
        5.2.2 基本响应第107-108页
        5.2.3 鲁棒性第108-111页
        5.2.4 对弹性模态的抑制效果第111-112页
    5.3 自动卸载回路设计第112-117页
        5.3.1 用于设计的数学模型第112-113页
        5.3.2 自动卸载回路的控制律设计第113-115页
        5.3.3 自动卸载与增稳控制回路的综合第115-117页
    5.4 自动卸载回路仿真分析第117-119页
        5.4.1 不同回路结构的卸载能力第117-118页
        5.4.2 与增稳控制回路的切换仿真第118-119页
    5.5 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硬式加油全流程伸缩管的自动控制第121-149页
    6.1 用于设计的数学模型第121-124页
        6.1.1 刚体绕动点的动量矩定理第121-122页
        6.1.2 考虑加油机与内管伸缩影响的伸缩管姿态运动模型第122-124页
    6.2 姿态跟踪控制律设计第124-129页
        6.2.1 反馈线性化第124-126页
        6.2.2 干扰观测器与反演自适应控制律第126-129页
    6.3 自动卸载控制律设计第129-131页
        6.3.1 用于设计的数学模型第129页
        6.3.2 自动卸载控制律设计第129-131页
    6.4 控制律的控制效果仿真第131-138页
        6.4.1 设计模型与多刚体模型的等效性第131-132页
        6.4.2 姿态跟踪控制律仿真第132-137页
        6.4.3 自动卸载控制律仿真第137-138页
    6.5 伸缩管控制器的综合与仿真第138-148页
        6.5.1 可用反馈信号与指令信号第138-139页
        6.5.2 伸缩管的控制流程第139-140页
        6.5.3 控制器综合第140-141页
        6.5.4 伸缩管全任务周期自动控制仿真第141-148页
    6.6 小结第148-149页
第七章 总结第149-153页
    7.1 工作总结第149-151页
    7.2 工作展望第151-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2-163页
附录 1 伸缩管结构参数、管身及舵翼的气动特性第163-165页
附录 2 加油机的外形、气动与质量特性参数第165-167页
附录 3 受油机的外形、气动与质量特性参数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DGM码的有损信源编码实现
下一篇:复杂背景下牛体检测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