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相关概念的介绍 | 第12-15页 |
(一)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概述 | 第12-13页 |
(二)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的概述 | 第13-15页 |
二、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的意义和价值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的新规定 | 第17-27页 |
一、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的法律渊源 | 第17-18页 |
二、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具体程序 | 第18-20页 |
(一) 房屋征收决定阶段 | 第18-19页 |
(二) 补偿安置阶段 | 第19-20页 |
(三) 搬迁阶段 | 第20页 |
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有关程序规定的对比与分析 | 第20-27页 |
(一) 房屋征收决定阶段 | 第20-23页 |
(二) 补偿安置阶段 | 第23-25页 |
(三) 搬迁阶段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的实践状况 | 第27-35页 |
一、事例简介 | 第27-28页 |
二、实践中存在的程序问题 | 第28-35页 |
(一) 公共利益认定程序缺失 | 第28-29页 |
(二) 补偿阶段中房屋评估程序不合理 | 第29-31页 |
(三) 公众参与程序不足 | 第31-35页 |
第四部分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的完善 | 第35-46页 |
一、确立公共利益认定程序 | 第35-39页 |
(一) 公共利益认定程序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二) 房屋征收中公共利益认定程序的具体构建 | 第37-39页 |
二、细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 | 第39-42页 |
(一) 确定评估主体 | 第40页 |
(二) 明确评估内容 | 第40-41页 |
(三) 细化评估程序 | 第41-42页 |
三、完善城市房屋评估程序 | 第42-43页 |
(一) 强化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 第42-43页 |
(二) 增加评估程序中的协商制度 | 第43页 |
(三) 完善评估结果救济制度 | 第43页 |
四、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程序 | 第43-46页 |
(一) 进一步细化信息公开程序 | 第43-44页 |
(二) 普遍适用和完善听证程序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