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SUMMARY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 我国养猪业现状 | 第11-12页 |
2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概况 | 第12-14页 |
2.1 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现状 | 第12-13页 |
2.2 中国地方猪种对国外养猪业发展的影响 | 第13-14页 |
3 关于猪品种(系)繁育概述 | 第14-19页 |
3.1 我国的猪育种历程 | 第14-15页 |
3.2 品种(系)建立的途径 | 第15-16页 |
3.3 培育品种(系)的特征 | 第16-17页 |
3.4 近几年我国育成的新品系猪 | 第17-19页 |
3.4.1 川藏黑猪高繁殖力新品系 | 第17页 |
3.4.2 高原瘦肉型猪品系 | 第17页 |
3.4.3 嘉兴黑猪新品系 | 第17-18页 |
3.4.4 华特猪配套系 | 第18页 |
3.4.5 沂蒙黑猪新品系 | 第18-19页 |
4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19-21页 |
4.1 日粮消化能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4.2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4.3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5 屠宰体重对猪胴体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6 母猪年生产力概述 | 第22页 |
7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概述 | 第22-23页 |
7.1 品种来源 | 第22页 |
7.2 体型外貌 | 第22-23页 |
7.3 生长发育 | 第23页 |
7.4 繁殖性能 | 第23页 |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4-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 第24页 |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第24-26页 |
2 饲养管理 | 第26-27页 |
2.1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6-27页 |
2.1.1 生长性能 | 第26页 |
2.1.2 经济效益及母猪年产效益 | 第26-27页 |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3.1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母猪年产效益的影响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4.1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经济效益和母猪年生产效益的影响 | 第31-32页 |
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肥育性能、胴体品质与年生产力研究 | 第33-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1.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33页 |
1.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第33页 |
1.3 饲养管理 | 第33-34页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4-36页 |
1.4.1 肥育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4页 |
1.4.2 胴体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4-35页 |
1.4.3 肉质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5-36页 |
1.4.4 母猪年生产力 | 第36页 |
1.4.5 经济效益 | 第36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2.1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与大白猪肥育性能比较 | 第36-38页 |
2.2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不同屠宰体重胴体性能比较及与大白猪的对比 | 第38-39页 |
2.3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不同屠宰体重肉质比较及与大白猪的对比 | 第39-40页 |
2.4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与大白猪母猪年生产力比较 | 第40页 |
2.5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不同体重阶段经济效益比较及与大白猪的对比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4页 |
3.1 肥育性能 | 第41-42页 |
3.2 胴体性能及肉质 | 第42-43页 |
3.3 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 | 第43页 |
3.4 适宜的屠宰时间 | 第43-44页 |
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试验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52页 |
导师简介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