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数字化时代给金融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 第10页 |
1.1.2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 第10-11页 |
1.1.3 自主认知和决策改变传统金融发展模式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17-28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特点 | 第17-20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18-20页 |
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2.2.1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 | 第20页 |
2.2.2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与特征分析 | 第20-23页 |
2.2.3 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原因 | 第23-24页 |
2.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2.3.1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4-26页 |
2.3.2 互联网应用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竞争力分析 | 第28-32页 |
3.1 互联网金融模式竞争优势分析 | 第28-29页 |
3.1.1 销售渠道广、经营交易成本低 | 第28页 |
3.1.2 服务和资源配置效率高、信息获取能力强 | 第28-29页 |
3.1.3 技术分析手段高超、技术创新意识强 | 第29页 |
3.2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威胁 | 第29-30页 |
3.2.1 金融产品设计经验不足、信息体系欠缺 | 第29页 |
3.2.2 风险控制经验欠缺、容易触及法律红线 | 第29-30页 |
3.3 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优势及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 | 第30-32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分析 | 第32-36页 |
4.1 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业务带来巨大影响 | 第32-34页 |
4.1.1 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 第32-33页 |
4.1.2 对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 第33页 |
4.1.3 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 互联网金融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变革 | 第34-36页 |
4.2.1 互联网金融推动传统银行加快转变经营模式 | 第34-35页 |
4.2.2 互联网金融促进银行业的技术发展与数据利用 | 第35-36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6-44页 |
5.1 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业务发展模式 | 第37-41页 |
5.1.1 融合传统银行自身线下业务发展模式 | 第37-39页 |
5.1.2 与互联网公司或其他机构跨界合作模式 | 第39-40页 |
5.1.3 纯互联网银行模式 | 第40页 |
5.1.4 依靠银银合作发展模式 | 第40-41页 |
5.2 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5.2.1 受传统运作模式制约,同业同质竞争压力加剧 | 第41页 |
5.2.2 信息化建设滞后,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价值 | 第41-42页 |
5.2.3 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 | 第42-44页 |
第6章 我国传统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 第44-51页 |
6.1 创建互联网金融平台,优化重组银行内部组织架构 | 第44-45页 |
6.2 构建智慧型网络银行,推动传统网点转型升级 | 第45-46页 |
6.3 依托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提供金融社交化服务 | 第46-47页 |
6.4 构建双速化的IT转型,全面改造信息系统 | 第47-48页 |
6.5 实现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效协同 | 第48-49页 |
6.6 依托互联网金融生态化,改善客户支付体验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