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芬伯格技术本质观的理论来源 | 第15-20页 |
2.1 海德格尔对芬伯格技术本质观的影响 | 第15-16页 |
2.2 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马尔库塞对芬伯格的影响 | 第16-18页 |
2.3 芬伯格和美国实用主义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3章 芬伯格技术本质思想分析 | 第20-34页 |
3.1 芬伯格对技术工具论的批判 | 第20-22页 |
3.2 芬伯格对技术实体论的批判 | 第22-23页 |
3.3 芬伯格的技术本质观—工具化理论 | 第23-28页 |
3.3.1 初级工具化理论 | 第24-26页 |
3.3.2 次级工具化理论 | 第26-28页 |
3.4 芬伯格技术本质观详细分析 | 第28-34页 |
3.4.1 技术的整体性 | 第29-31页 |
3.4.2 技术的可变革性 | 第31-32页 |
3.4.3 技术的多元构成性 | 第32-34页 |
第4章 芬伯格技术本质观评析以及对我国技术社会的启示 | 第34-42页 |
4.1 芬伯格技术本质观值得肯定的方面 | 第34-36页 |
4.2 芬伯格技术本质观值得商榷的方面 | 第36-38页 |
4.3 芬伯格技术本质观对我国技术社会的启示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