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纳米纤维素增韧PHBV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第11-13页
    1.2 国内外关于PHBV增韧改性研究的现状第13-19页
        1.2.1 纳米刚性无机材料增韧PHBV第15-17页
        1.2.2 纳米刚性有机材料增韧PHBV第17-19页
    1.3 国内外关于PHBV增韧改性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4 论文目的及创新点第20页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稻秸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第22-38页
    2.1 前言第22-23页
    2.2 材料及方法第23-27页
        2.2.1 试验材料第23页
        2.2.2 稻秸纳米纤维素的制备第23-25页
            2.2.2.1 稻秸 α 纤维素的提纯第23-24页
            2.2.2.2 稻秸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的制备第24-25页
            2.2.2.3 稻秸纤维素纳米纤丝(CNFs)的制备第25页
        2.2.3 稻秸纳米纤维素的性能表征第25-27页
            2.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第26页
            2.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测试第26页
            2.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第26页
            2.2.3.4 X射线多晶衍射仪(XRD)测试第26页
            2.2.3.5 热重分析法(TG)测试第26-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36页
        2.3.0 悬浮液形貌分析第27-28页
        2.3.1 自组装形貌分析第28-29页
        2.3.2 化学结构分析第29-31页
        2.3.3 晶体结构分析第31-32页
        2.3.4 热稳定性分析第32-34页
        2.3.5 热解动力学分析第34-36页
    2.4 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纳米纤维素/PHBV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第38-52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材料及方法第38-41页
        3.2.1 试验材料第38页
        3.2.2 纳米纤维素/PHBV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8-39页
        3.2.3 纳米纤维素/PHBV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第39-41页
            3.2.3.1 环境扫描电镜(ESEM)测试第39-40页
            3.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第40页
            3.2.3.3 偏光显微镜(POM)测试第40页
            3.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第40页
            3.2.3.5 热重分析法(TG)测试第40页
            3.2.3.6 力学性能测试第40-4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1-50页
        3.3.1 断裂面形貌分析第41-42页
        3.3.2 化学结构分析第42-43页
        3.3.3 结晶过程分析第43-45页
        3.3.4 结晶形态分析第45-47页
        3.3.5 热稳定性分析第47-48页
        3.3.6 力学性能分析第48-50页
            3.3.6.1 拉伸性能第48-49页
            3.3.6.2 冲击性能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PEG对纳米纤维素/PHBV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52-63页
    4.1 前言第52页
    4.2 材料及方法第52-54页
        4.2.1 试验材料第52-53页
        4.2.2 纳米纤维素/PHBV/PEG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3-54页
        4.2.3 纳米纤维素/PHBV/PEG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第54页
            4.2.3.1 环境扫描电镜(ESEM)测试第54页
            4.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第54页
            4.2.3.3 偏光显微镜(POM)测试第54页
            4.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第54页
            4.2.3.5 热重分析法(TG)测试第54页
            4.2.3.6 力学性能测试第5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4-61页
        4.3.1 断裂面形貌分析第54-55页
        4.3.2 化学结构分析第55-56页
        4.3.3 结晶过程分析第56-57页
        4.3.4 结晶形态分析第57-58页
        4.3.5 热稳定性分析第58-59页
        4.3.6 力学性能分析第59-61页
            4.3.6.1 拉伸性能第59-60页
            4.3.6.2 冲击性能第60-61页
    4.4 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总结论第63-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啮合动力学的齿轮修形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叔本华对康德的道德哲学传承--以“同情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