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电法勘探论文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正反演研究

作者简历第7-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8页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8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2 电磁法三维正反演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9-26页
        1.2.1 电磁三维正演研究现状第19-25页
        1.2.2 电磁三维反演研究现状第25-26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6-28页
第二章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正演计算及并行化第28-47页
    2.1 电磁场控制方程第28-30页
    2.2 磁矢量势和电标量势控制方程第30-32页
    2.3 拟态有限体积法第32-37页
    2.4 场源的离散化第37-39页
        2.4.1 散射场控制方程场源项的构建第37-38页
        2.4.2 总场控制方程场源项的构建第38-39页
    2.5 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第39-41页
    2.6 测点处电磁场的计算第41-43页
    2.7 多频多场源并行计算第43-44页
    2.8 正演算法的实现第44-47页
第三章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正演数值实验第47-66页
    3.1 三维正演程序有效性测试第47-54页
        3.1.1 一维层状模型的对比测试第47-52页
        3.1.2 三维模型测试第52-54页
    3.2 正演并行计算效率分析第54-56页
    3.3 可控源电磁法物理机制研究第56-66页
        3.3.1 背景场和二次场特征分析第61-63页
        3.3.2 电流效应和感应效应对比分析第63-66页
第四章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计算及并行化第66-79页
    4.1 反演目标函数的构建第66-68页
    4.2 全局最优化方法第68-70页
        4.2.1 高斯牛顿法第68-69页
        4.2.2 拟牛顿法第69-70页
    4.3 灵敏度矩阵及法方程的求解第70-74页
        4.3.1 灵敏度矩阵第70-72页
        4.3.2 法方程的求解第72-74页
    4.4 模型更新策略及正则化参数的选择第74-76页
        4.4.1 模型更新策略第74页
        4.4.2 正则化参数的选择第74-76页
    4.5 反演算法的并行化设计第76-77页
    4.6 反演算法的具体实现第77-79页
第五章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数值实验第79-102页
    5.1 海洋可控源电磁反演数值实验第79-89页
        5.1.1 高阻薄层油藏模型第79-83页
        5.1.2 三维盐穹体模型第83-89页
    5.2 陆地可控源电磁反演数值实验第89-102页
        5.2.1 双棱柱体模型第90-95页
        5.2.2 CSAMT模型测试第95-102页
第六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第102-104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第102-103页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羌塘地块深部电性结构研究及动力学意义
下一篇:西准噶尔岩石圈电各向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