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先秦文献中的宰相故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0-35页
    一、先秦文献中宰相故事的研究价值第10-13页
    二、先秦宰相故事研究概况第13-28页
    三、本文研究对象及依据文献第28-30页
    四、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30-35页
上编第35-166页
    第一章 先秦宰相故事的产生第35-58页
        第一节 先秦宰相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第35-42页
        第二节 先秦宰相制度溯源与职司变革第42-49页
        第二节 先秦宰相称谓的主旨意蕴第49-58页
    第二章 先秦宰相故事的类型第58-79页
        第一节 激励劝导:先秦宰相发迹变泰故事类型第58-67页
        第二节 托现实于梦寐:先秦宰相梦故事类型第67-74页
        第三节 大名难居:先秦宰相忠而被疑故事类型第74-79页
    第三章 先秦宰相故事的哲学价值第79-95页
        第一节 人的主体性:先秦宰相的实践证明第79-89页
        第二节 超越神权政治:先秦宰相故事的蕴藉第89-95页
    第四章 先秦文献中宰相故事的政治价值第95-125页
        第一节 德教传统:故事立意与伦理政治理想第95-99页
        第二节 贤能政治:故事崇尚与历史的理性选择第99-105页
        第三节 民生关怀:民本思想与人民生活的审美距离第105-112页
        第四节 相辅相成:先秦宰相故事中的君相关系第112-125页
    第五章 先秦文献中宰相故事的文学价值第125-166页
        第一节 立为参照:先秦文献中的宰相形象第125-131页
        第二节 运思奇妙:先秦文献中宰相故事的情节第131-141页
        第三节 奇言奥旨:先秦文献中宰相故事的语言技巧第141-148页
        第四节 先秦宰相故事的比较研究第148-166页
下编第166-228页
    第六章 立政与知人:周公故事的流变与反思第166-198页
        第一节 专用与兼融:周公治国方略的反思第166-173页
        第二节 忠君与权变:周公摄政的臣道选择第173-184页
        第三节 周公摄政故事的原型研究第184-189页
        第四节 伦理与法治的权衡:周公诛管蔡故事的流变第189-198页
    第七章 大仁大义权衡取舍:管仲故事研究第198-215页
        第一节 知戒识见:管仲远见故事的意蕴第198-203页
        第二节 仁忠功名的双重标准:管仲臣道的评价第203-215页
    第八章 有道与违道:晏子故事的流传与评价第215-228页
        第一节 达士不愚忠:晏子臣道故事的意蕴第215-220页
        第二节 明察之相:晏子政治远见形象的塑造第220-221页
        第三节 儒教与治国:尼溪故事的解读第221-228页
结语第228-231页
参考文献第231-2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245-246页
致谢第246页

论文共2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冠脉支架抗凝血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Gu-4靶向整合素CD11b治疗脓毒症及对晚期介质HMGB1调控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