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酷排球运动引入小学排球传统校的可行性研究--以成都市五桂桥小学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1页
2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第11-15页
    2.1 选题依据第11-13页
        2.1.1 排球的诞生和在欧洲的盛行为引入中国促进青少年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依据第11-12页
        2.1.2 排球运动可为我国小学排球运动开展提供新的形式第12页
        2.1.3 酷排球运动有利于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施第12-13页
        2.1.4 酷排球运动可为竞技排球早期启蒙训练奠定基础第13页
    2.2 选题意义第13-15页
        2.2.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2.2.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3 文献综述第15-21页
    3.1 国内研究概述第16-20页
        3.1.1 我国中小学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研究第16-17页
        3.1.2 我国中小学娱乐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研究第17-19页
        3.1.3 我国中小学竞技排球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9页
        3.1.4 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的发展途径的研究第19-20页
    3.2 国外研究概述第20页
    3.3 文献综述总结第20-21页
4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1-27页
    4.1 研究对象第21页
    4.2 研究方法第21-27页
        4.2.1 文献资料法第21-22页
        4.2.2 访谈法第22页
        4.2.3 问卷调查法第22-23页
        4.2.4 现场统计法第23页
        4.2.5 对比分析法第23-24页
        4.2.6 数理统计法第24页
        4.2.7 实验法第24-27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7-44页
    5.1 酷排球运动对促进排球运动基本技术掌握的结果分析第27-33页
        5.1.1 发球技术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第27-28页
        5.1.2 垫球技术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第28-29页
        5.1.3 传球技术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第29-31页
        5.1.4 酷排球与气排球、六人制排球比赛效果的对比分析第31-33页
    5.2 酷排球运动对促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分析第33-39页
        5.2.1 酷排球运动对小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度的讨论分析第33-34页
        5.2.2 酷排球运动对小学生运动参与度的讨论分析第34-35页
        5.2.3 酷排球运动对增强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讨论分析第35-36页
        5.2.4 酷排球运动对促进小学生健身价值的讨论分析第36-37页
        5.2.5 酷排球运动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讨论分析第37-38页
        5.2.6 酷排球运动对体育课程标准阶段化的讨论分析第38-39页
    5.3 酷排球运动对促进与竞技排球衔接性的结果分析第39-42页
        5.3.1 酷排球运动在规则方面的对比分析第39-40页
        5.3.2 酷排球运动在促进技术掌握方面的对比分析第40-41页
        5.3.3 酷排球运动在促进排球技术衔接方面的对比分析第41-42页
    5.4 小学开展酷排球运动在场地、器材和师资方面的分析第42-44页
        5.4.1 小学开展酷排球运动在场地、器材投入方面的分析第42-43页
        5.4.2 小学开展酷排球运动在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方面的分析第43-44页
6 结论与建议第44-46页
    6.1 结论第44-45页
        6.1.1 体育课酷排球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第44页
        6.1.2 酷排球运动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44页
        6.1.3 酷排球运动为竞技排球早期启蒙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第44-45页
        6.1.4 小学的场地、器材和师资的条件可基本满足酷排球运动开展的需要第45页
    6.2 建议第45-46页
        6.2.1 要进一步扩大对酷排球运动在小学的宣传力度第45页
        6.2.2 获取当地体育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赞助第45页
        6.2.3 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对酷排球运动进行介绍第45-46页
7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9-50页
附件第50-58页
    附录1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内容及进度第50-53页
    附录2 酷排球运动教师与专家认可度调查问卷第53-56页
    附录3 酷排球参与者兴趣调查问卷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霍德华·加德纳的视觉空间理论探究--兼论美术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
下一篇:平面效果对汉派服装广告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