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售电公司运营风险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电力体制改革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2.2 企业运营风险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售电侧改革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2章 输配电价改革现状及风险理论 | 第15-23页 |
2.1 输配电价改革背景研究 | 第15-17页 |
2.1.1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回顾 | 第15-16页 |
2.1.2 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成果及遗留问题 | 第16-17页 |
2.2 输配电价改革现状 | 第17-19页 |
2.2.1 输配电价改革的启动 | 第17-18页 |
2.2.2 输配电价改革的基本原则及重点路径 | 第18-19页 |
2.3 风险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3.1 风险元的定义及分类 | 第19-20页 |
2.3.2 风险元传递结构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售电放开背景下售电公司运营风险研究 | 第23-37页 |
3.1 国外售电业务放开情形分析 | 第23-27页 |
3.1.1 国外售电市场放开路径 | 第23页 |
3.1.2 国外售电业务市场主体及准入机制 | 第23-25页 |
3.1.3 国外售电业务市场环境 | 第25-27页 |
3.2 售电侧潜在售电公司分析 | 第27-32页 |
3.2.1 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 | 第28页 |
3.2.2 供气供水集团 | 第28-30页 |
3.2.3 节能公司 | 第30页 |
3.2.4 发电企业 | 第30-31页 |
3.2.5 互联网企业 | 第31-32页 |
3.3 售电公司运营风险元分析 | 第32-36页 |
3.3.1 政策制度风险元 | 第32-33页 |
3.3.2 市场风险元 | 第33-34页 |
3.3.3 内部风险元 | 第34-35页 |
3.3.4 安全风险元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售电公司运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第37-47页 |
4.1 售电公司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38页 |
4.2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分析 | 第38-40页 |
4.2.1 物元理论 | 第38-39页 |
4.2.2 可拓集合理论 | 第39-40页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3页 |
4.3.1 基于AHP权重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4.3.2 基于AHP的熵权修正的组合权重 | 第42-43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43-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售电公司运营风险传递路径分析 | 第47-54页 |
5.1 基于信息不确定性的决策风险分析 | 第47-48页 |
5.2 售电公司运营决策风险传递 | 第48-49页 |
5.3 售电公司运营风险传递路径量化分析 | 第49-53页 |
5.3.1 粗糙集相关理论 | 第49页 |
5.3.2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风险传递路径量化模型 | 第49-50页 |
5.3.3 实例分析 | 第50-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