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1.1 慢光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1.2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慢光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和受激布里渊散射 | 第20-34页 |
2.1 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 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本特性 | 第21-26页 |
2.2.1 无限单模传输特性 | 第21-23页 |
2.2.2 有效模场面积特性 | 第23页 |
2.2.3 高双折射特性 | 第23-24页 |
2.2.4 高非线性特性 | 第24-25页 |
2.2.5 可调的色散特性 | 第25-26页 |
2.3 全矢量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6-30页 |
2.4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物理过程 | 第30-31页 |
2.5 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计算 | 第31-32页 |
2.6 布里渊增益谱计算 | 第32页 |
2.7 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引起折射率改变 | 第32-3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液体填充光子晶体光纤实现慢光传输的研究分析 | 第34-43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PCF中基于SBS实现慢光的基本理论 | 第34-36页 |
3.3 材料的特性分析 | 第36页 |
3.4 基于CS_2材料设计的充液光子晶体光纤 | 第36-41页 |
3.4.1 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3.4.2 纤芯圆孔填充比对LCPCF的特性研究分析 | 第37-38页 |
3.4.3 包层圆孔填充比对LCPCF的特性研究分析 | 第38-39页 |
3.4.4 无限单模传输特性分析 | 第39-41页 |
3.4.5 LCPCF的慢光特性研究分析 | 第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混合型光子晶体光纤实现慢光传输的研究分析 | 第43-49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材料的特性分析 | 第43-44页 |
4.3 混合型光子晶体光纤设计及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4.3.1 结构设计 | 第44页 |
4.3.2 光子晶体光纤基模模场分布 | 第44-45页 |
4.3.3 光子晶体光纤实现单模传输的结构参数设定 | 第45-46页 |
4.3.4 纤芯圆孔填充比对PCF的有效模面积和非线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5 纤芯圆孔填充比对布里渊阈值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混合型光子晶体光纤慢光特性分析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As_2Se_3材料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实现慢光传输的研究分析 | 第49-55页 |
5.0 引言 | 第49页 |
5.1 材料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5.2 基于As_2Se_3材料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性能分析 | 第50-53页 |
5.2.1 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5.2.2 纤芯的圆孔直径对于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3 纤芯的圆孔直径对于光子晶体光纤布里渊增益的影响 | 第52页 |
5.2.4 纤芯的圆孔直径对于布里渊阈值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 As_2Se_3材料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慢光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