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2.1 幽默 | 第13-15页 |
2.1.1 幽默的类别 | 第13-14页 |
2.1.2 幽默的失谐-消解理论 | 第14-15页 |
2.1.3 幽默的社会心理理论 | 第15页 |
2.2 创造性 | 第15-19页 |
2.2.1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 第15-17页 |
2.2.2 创造性思维的测量 | 第17-19页 |
2.3 幽默与创造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2.4 认知灵活性 | 第21-22页 |
2.4.1 认知灵活性的定义 | 第21页 |
2.4.2 认知灵活性的测量 | 第21页 |
2.4.3 幽默、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关系 | 第21-22页 |
2.5 师生权力距离 | 第22-25页 |
2.5.1 师生权力距离的定义 | 第22页 |
2.5.2 幽默、师生权力距离和创造性 | 第22-25页 |
3 实验1 不同语言表达手段幽默语欣赏对创造性的影响 | 第25-31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3.2.1 被试 | 第25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3.2.4 实验程序 | 第27-28页 |
3.2.5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3.4 讨论 | 第29-31页 |
4 研究2 幽默语欣赏对创造性的影响:认知灵活性的中介 | 第31-37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4.2.1 被试 | 第31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31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31-33页 |
4.2.4 实验程序 | 第33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4.4 讨论 | 第35-37页 |
5 研究3:不同师生权力距离幽默语欣赏对创造性的影响 | 第37-42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5.2.1 被试 | 第37页 |
5.2.2 实验设计 | 第37页 |
5.2.3 实验材料 | 第37-39页 |
5.2.4 实验程序 | 第39页 |
5.2.5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5.4 讨论 | 第41-42页 |
6 总结 | 第42-44页 |
6.1 综合讨论 | 第42页 |
6.2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第42页 |
6.3 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 第42-43页 |
6.4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43-44页 |
7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