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金属有机骨架与探针DNA构建的传感平台用于荧光检测核酸序列研究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40页
    1.1 核酸分子检测的重要意义第16-18页
    1.2 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第18-20页
    1.3 金属有机骨架(MOFs)应用于核酸分子检测第20-22页
    1.4 本课题组对水稳定的MOFs的构筑第22-24页
    1.5 课题组应用对水稳定的MOFs检测核酸分子的研究第24-25页
    1.6 应用MOFs在细胞水平上检测表达异常的miRNA第25-29页
    1.7 结合同步荧光技术应用MOFs检测核酸分子第29-30页
    1.8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40页
第二章 基于Cu(Ⅱ)的3D MOF同步荧光检测EBOV的非编码RNA保守序列和类miRNA第40-63页
    2.1 实验部分第41-46页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1-42页
            2.1.1.1 实验仪器第41页
            2.1.1.2 实验试剂第41-42页
        2.1.2 实验方法第42-46页
            2.1.2.1 DNA/RNA溶液的配制与保存第42页
            2.1.2.2 Tris-HCl缓冲溶液的配制第42-43页
            2.1.2.3 TBE缓冲溶液的配制第43页
            2.1.2.4 P-DNA@1的构筑及其对靶向RNA的荧光检测第43-44页
            2.1.2.5 P-DNAs@1的构筑及其同步荧光检测T_1和T_2第44页
            2.1.2.6 荧光淬灭类型的判断及结合常数的计算第44-45页
            2.1.2.7 荧光各向异性实验第45页
            2.1.2.8 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实验第45-46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6-59页
        2.2.1 {[Cu(Cmdcp)(phen)(H_2O)]_2·9H_2O}_5 (1)的晶体结构第46-47页
        2.2.2 MOF 1的水稳定性分析第47页
        2.2.3 P-DNA@1的构筑及其对靶向RNA的荧光检测第47-51页
            2.2.3.1 P-DNA-1@1和P-DNA-2@1传感平台的构筑第48页
            2.2.3.2 P-DNA-1@1和P-DNA-2@1对T_1和T_2的荧光检测结果第48-51页
        2.2.4 P-DNAs@1的构筑及其对T_1和T_2的同步荧光检测第51-54页
            2.2.4.1 P-DNA-1@1和P-DNA-2@1传感平台的构筑第51-52页
            2.2.4.2 P-DNAs@1传感平台同步荧光检测T_1和T_2第52-54页
        2.2.5 机理探讨第54-59页
            2.2.5.1 荧光淬灭类型的判断和结合常数的测定第55-57页
            2.2.5.2 荧光各向异性实验第57-58页
            2.2.5.3 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实验第58-59页
    2.3 本章小结第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第三章 基于Cu(Ⅱ)的2D MOF同步荧光检测ZIKV非编码RNA的3 段保守序列第63-75页
    3.1 实验部分第64-66页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4-65页
        3.1.2 实验方法第65-66页
            3.1.2.1 MOF 2的合成第65页
            3.1.2.2 MOF 2的X-射线单晶衍射第65-66页
            3.1.2.3 荧光检测试验方法第6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6-73页
        3.2.1 [Cu(Dcbb)(bipy)(H_2O)]_n(2)的晶体结构第66-67页
        3.2.2 MOF 2的水稳定性分析第67页
        3.2.3 MOF 2同步荧光检测T_3,T_4和T_5第67-70页
            3.2.3.1 P-DNAs@2荧光传感平台的构筑第67-68页
            3.2.3.2 P-DNAs@2同步荧光检测T_3,T_4和T_5第68-70页
        3.2.4 机理探讨第70-73页
            3.2.4.1 结合常数的测定第71页
            3.2.4.2 荧光各向异性实验第71-72页
            3.2.4.3 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实验第72-73页
    3.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第四章 基于Cu(Ⅱ)的1D MOF荧光检测与胃癌相关的5种miRNAs第75-88页
    4.1 实验部分第76-77页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76-77页
        4.1.2 实验方法第7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7-85页
        4.2.1 MOF 3荧光检测与胃癌相关的5种miRNA第77-81页
            4.2.1.1 MOF 3对5种P-DNA的荧光淬灭实验第77-78页
            4.2.1.2 P-DNA@3传感平台检测靶向的miRNA第78-81页
        4.2.2 机理探讨第81-85页
            4.2.2.1 结合常数的测定第82-83页
            4.2.2.2 荧光各向异性实验第83-84页
            4.2.2.3 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实验第84-85页
    4.3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五章 基于Cu(Ⅱ)的3D MOF荧光检测口腔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种miRNAs第88-107页
    5.1 实验部分第89-92页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89-90页
        5.1.2 实验方法第90-92页
            5.1.2.1 MOF 4的合成第90-91页
            5.1.2.2 MOF 4的X-射线单晶衍射第91页
            5.1.2.3 荧光检测试验方法第91页
            5.1.2.4 细胞实验方法第91-92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92-104页
        5.2.1 {[Cu_2(Cmdcp)_2bipy(H_2O)_2]·0.5H_2O}_n(4)的晶体结构第92-93页
        5.2.2 MOF 4的水稳定性分析第93-94页
        5.2.3 P-DNAs@4传感平台的构筑及其同步荧光检测T_(21),T_(155)和T_(375)第94-97页
            5.2.3.1 P-DNAs@4传感平台的构筑第94页
            5.2.3.2 P-DNAs@4传感平台同步荧光检测T_(21),T_(155)和T_(375)第94-97页
        5.2.4 P-mDNAs@4传感平台的构筑及其同步荧光检测T_(21),T_(155)和T_(375)第97-100页
            5.2.4.1 P-mDNAs@4传感平台的构筑第97页
            5.2.4.2 P-mDNAs@4传感平台同步荧光检测T_(21),T_(155)和T_(375)第97-100页
        5.2.5 机理探讨第100-102页
            5.2.5.1 结合常数的测定第100页
            5.2.5.2 荧光各向异性实验第100-101页
            5.2.5.3 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实验第101-102页
        5.2.6 细胞实验第102-104页
            5.2.6.1 细胞毒性实验第103页
            5.2.6.2 P-mDNAs@4检测细胞内的miRNA第103-104页
    5.3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全文总结第107-108页
附录第108-1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糖醛酸化通路在大黄素肝肾代谢及解毒中的基础作用
下一篇:Affimer-抗体杂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