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第二章 人独立列队肝肾样本中UGT代谢酶的活性评价 | 第19-4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1-25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1.3 标准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1.4 微粒体制备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1.5 体外Ⅱ相微粒体孵育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2 方法 | 第25-32页 |
2.1 人肝/肾组织的收集 | 第25页 |
2.2 人肝/肾微粒体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 人肝/肾微粒体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6页 |
2.4 体外Ⅱ相微粒体孵育代谢 | 第26-27页 |
2.5 UPLC、HRMS鉴定各UGT底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27页 |
2.6 肝肾样本的转录组测序 | 第27-31页 |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方法 | 第31-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45页 |
3.1 人肝/肾样本的临床基线特征 | 第32-34页 |
3.2 各UGT底物的体外葡萄糖醛酸化体系的方法学考察 | 第34-39页 |
3.3 人独立列队肝/肾组织中UGTs表达量及RT-qPCR验证 | 第39-42页 |
3.4 人肝/肾微粒体中UGT酶的活性评价 | 第42-45页 |
4 讨论 | 第45页 |
5 结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大黄素的肝肾UGT代谢差异及机理研究 | 第47-7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7-48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47-48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1.3 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2 方法 | 第48-50页 |
2.1 UPLC、HRMS鉴定大黄素及其代谢产物 | 第48-49页 |
2.2 大黄素在肝肾微粒体及重组人源化酶中的体外Ⅱ相代谢 | 第49页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第49-5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0-67页 |
3.1 大黄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方法学考察 | 第50-54页 |
3.2 大黄素在重组人源化UGT酶中的代谢 | 第54-55页 |
3.3 肝肾组织中的差异基因 | 第55-56页 |
3.4 肝肾组织中UGT代谢酶的差异 | 第56页 |
3.5 大黄素在人独立肝样本中的代谢特征 | 第56-61页 |
3.6 大黄素在人独立肾样本中的代谢特征 | 第61-66页 |
3.7 大黄素的肝肾代谢差异 | 第66-67页 |
4 讨论 | 第67-69页 |
5 结论 | 第69-70页 |
第四章 大黄素经UGT代谢的解毒途径机理 | 第70-9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70-74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70-72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72页 |
1.3 溶液的配制 | 第72-74页 |
2 方法 | 第74-82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74页 |
2.2 MTT法测细胞存活率 | 第74-75页 |
2.3 大黄素经UGT代谢后对细胞的MTT实验 | 第75页 |
2.4 构建siRNA-UGT2B7的HepG2细胞 | 第75-77页 |
2.5 Western blot测定转染siRNA后细胞中UGT2B7蛋白表达量 | 第77-79页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转染siRNA后UGT2B7基因表达量 | 第79-80页 |
2.7 大黄素在siRNA-UGT2B7细胞中的酶代动力学实验 | 第80-81页 |
2.8 统计分析 | 第81-8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2-89页 |
3.1 大黄素及其代谢产物的细胞毒性 | 第82-83页 |
3.2 大黄素在siRNA-UGT2B7-HepG2中的细胞毒性 | 第83-87页 |
3.3 大黄素在siRNA-UGT2B7-HepG2细胞中的酶代动力学 | 第87-89页 |
4 讨论 | 第89-90页 |
5 结论 | 第90-9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2页 |
5.1 结论 | 第91页 |
5.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02-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