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4页 |
(一) 研究缘由 | 第8-10页 |
1. 基于课堂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的追求 | 第8页 |
2. 基于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渴望 | 第8-9页 |
3. 基于促进学校整体变革与成长产生积极作用的需要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 国外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三维五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4-20页 |
(一) “三维五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二) “三维五步”与导学的解读 | 第15-16页 |
1. “三维”与“五步”的关系 | 第15-16页 |
2. “三维五步”与导学的关系 | 第16页 |
(三) “三维五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1. 新课标的要求 | 第16-17页 |
2. 陶行知教育思想 | 第17页 |
3. 个体差异理论 | 第17页 |
4.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20页 |
二、覃塘三中语文“三维五步”导学案教学运用现状调查 | 第20-41页 |
(一) 导学案方面 | 第20-22页 |
1. 导学案的合理性调查 | 第20-21页 |
2. 导学案的内容设计调查 | 第21-22页 |
(二) 学校方面 | 第22-25页 |
1. 学校对教师培训的调查 | 第23-24页 |
2. 学校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 | 第24-25页 |
(三) 教师方面 | 第25-31页 |
1. 教师对导学案认知度现状的调查 | 第25-26页 |
2. 教师对导学案落实现状的调查 | 第26-31页 |
(四) 学生方面 | 第31-38页 |
1. 学生兴趣度和认知度现状的调查 | 第31-33页 |
2. 学生对导学案接受使用现状的调查 | 第33-37页 |
3. 学生对导学案实施后效果现状的调查 | 第37-38页 |
(五) 家长方面 | 第38-41页 |
1. 家长对学生在校了解情况调查 | 第39页 |
2. 家长对导学案的实施了解情况调查 | 第39-41页 |
三、覃塘三中语文“三维五步”导学案教学取得成效及问题分析 | 第41-46页 |
(一) 取得的成效 | 第41-42页 |
1. 学校教学改革稳步进行 | 第41页 |
2. 新型教师在茁壮成长 | 第41-42页 |
3. 学生获得了较为和谐的发展 | 第42页 |
(二)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2-46页 |
1. 学校方面 | 第42-43页 |
2. 教师方面 | 第43-44页 |
3. 学生方面 | 第44-45页 |
4. 家长方面 | 第45-46页 |
四、覃塘三中语文“三维五步”导学案教学运用建议 | 第46-51页 |
(一) 学校方面 | 第46-47页 |
1.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 | 第46页 |
2. 完善语文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 | 第46-47页 |
(二) 教师方面 | 第47-48页 |
1. 灵活应用合作探究 | 第47页 |
2. 注重当堂测试 | 第47-48页 |
(三) 学生方面 | 第48-49页 |
1. 提高学生展示环节的积极性和操作性 | 第48页 |
2. 引领点拨学生的课堂及时点评 | 第48-49页 |
(四) 家长方面 | 第49-51页 |
1. 家长转变角色,理解新课改 | 第49页 |
2. 家长融入角色,推进新课改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1 | 第56-58页 |
附录2 | 第58-60页 |
附录3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