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的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导论第10-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7页
    (四) 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8-20页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的阐述第20-28页
    (一)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第20-22页
        1. 导学案的概念第20页
        2.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第20-22页
        3.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第22页
    (二)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相关概念界定第22-24页
        1. 感恩第22-23页
        2. 感恩教育第23-24页
        3.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第24页
    (三)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第24-28页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第24-25页
        2. 建构主义理论第25-26页
        3. 情感教育理论第26页
        4. 新课程理论第26-28页
三、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28-35页
    (一)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第28-31页
        1. 传统的显性灌输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教育效果欠佳第28页
        2. 高中生感恩现状和高中阶段感恩教育实施现状的必然需求第28-29页
        3. 加强感恩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第29-30页
        4.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感恩教育是新时期育人的必然要求第30-31页
        5.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第31页
    (二)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的可行性性第31-35页
        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第31-32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第32-33页
        3. 导学案的运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提供新优势第33-35页
四、导学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第35-39页
    (一) 导学案对实施感恩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新要求第35-37页
        1. 要求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更新教学育人理念第35-36页
        2. 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创新开发教学资源,保证课堂的开放性第36页
        3. 必须不断探索,优化教学方式第36-37页
    (二) 导学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具体实施的要求第37-39页
        1.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对感恩教育材料选取的新要求第37页
        2. 导学案的实施原则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具体实施的新要求第37-39页
五、关于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的策略建议第39-50页
    (一) 课前策略第39-42页
        1. 思政课教师自身需具备感恩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第39-41页
        2. 教师备课时充分利用教材找准切入点进行感恩教育第41-42页
        3. 导学案中融入感恩教育要素第42页
    (二) 课中策略第42-47页
        1. 营造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创设情境,强化感恩情感第42-44页
        2. 引导学生在事例分析中加深感恩教育的认识第44页
        3. 增加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第44-47页
    (三) 课后策略第47-50页
        1. 将布置可操作的家庭实践作业常规化第48页
        2. 把握节日好时机,设置相应实践活动第48-49页
        3. 组织感恩主题单元活动第49-50页
六、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蚁群算法优化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Hadoop基因序列比对BWT索引的建立方法研究